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2011年秋种小麦播前采用福碟拌种防治小麦害虫,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福碟拌种能减轻秋季和翌年春季地下害虫的危害,在2012年穗蚜大发生时,能较好地控制小麦抽穗前蚜虫的发生,小麦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村民王广亮按照河北福路特农业技术开发公司专利技术的"一埯多株"方法种植夏玉米、追施穗肥又有所创新、获得较高产量为例,介绍了"一埯多株"栽培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增产的原因,并对王广亮种植夏玉米与当地常规种植的效益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一埯多株"栽培技术的统一种植、技术到位和追肥机械改进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安徽淮北地区麦田蚤缀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观察,摸清了蚤缀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进程与消长规律。蚤缀出草表现为越冬前和春季各有1次高峰,早、中茬麦田越冬前为主,高峰晚茬麦田春季为主高峰;4月上旬开花,5月下旬早花种子成熟;小麦播种期、温度和降雨量是影响蚤缀出草的主要因素;高、中、低产麦田蚤缀的生态经济阈值分别为39.87-54.15株/m^2、49.57-67.59株/m^2、65.61-90.02株/m^2。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萧县麦棉套种种植模式及经济效益,简要介绍了麦棉套种栽培技术关健。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3-2011年的田间调查,探明了黄河故道果区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及为害特点等。  相似文献   
6.
进行不同密度的蜡烛草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损失率与蜡烛草密度的最佳回归模型为韦布尔函数Y=a×{1-(1/(exp[(x-b)d/c])}。其中,a=73.212 1,b=9.623 8,c=503.850 1,d=1.018 3。蜡烛草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3.98%,防除阈值为39.3株/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太阳能17种波长诱虫灯暨智能电网式灭虫器诱杀害虫试验,统计出昆虫种类、数量涉及8目25科42种,以鳞翅目、鞘翅目为主,通过对害虫数量比、昆虫益害比、控虫效果及范围等的分析,为进一步查明不同波长及多频谱太阳能灯对害虫及天敌的趋避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