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农业科学   14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的果桑栽培面积已达400hm~2,成为全国最大的桑椹果汁、果酒生产原料基地。但由于主栽品种“大十”易感染桑椹菌核病,有的园片病果率达98%,严重影响了产量。为此,笔者对该病进行了大面积综合防治试验,取得理想效果。进行综合防治的200hm~2桑椹园2003年平均防效达98%。  相似文献   
2.
作物品种田间测试是评价、筛选新品种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品种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依据。育种单位每年试验小区数量巨大,单一育种公司每年新产生大约1 000万个数据点,依靠传统的人工纸质录入效率低、错误率高。针对测试数据田间野外录入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一套高效的测试数据快速录入、及时传输的技术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客户端与服务器数据交互融合、拍照采集条码、数据分块存取等关键技术。该系统进行了Windows Mobile 6.1及以上多个手机平台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C/S结构下客户端文档文件的共享问题,采用XML技术将不同类型文件转化为XML字符串统一存入数据库,读取时只需从数据库中读出XML字符并将其恢复为原文件即可。各客户端可对数据进行存取和修改,从而实现了客户端数据的共享操作。操作均在客户端完成,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系统性能,同时把文件统一存入数据库,简化了基于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复杂度。本方案在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的土地整理项目审批系统中成功运用,解决了多种数据的统一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Oracle 10g的GeoRaster模块支持下,提出对影像的物理存贮和影像数据库组织管理的可行方案,并针对在Oracle中建立影像的金字塔、实现影像的压缩、影像索引等方面说明了具体的实现办法.在影像数据库组织方面,提出2种组织模式:无缝影像层模式和分幅影像层模式;在数据访问效率方面,通过建立影像数据金字塔和基于影像块建立R树空间索引来提高数据访问效率;在数据压缩方面,在遵循Oracle GeoRaster架构的基础上,通过扩充GeoRaster的影像元数据来支持数据压缩存贮能力.基于该设计方案,成功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5.
从设计和实现角度出发,提出基于Web服务技术的林业空间信息发布系统的软件框架,讨论实现林业空间信息发布服务的关键技术,重点对客户状态管理、Web服务方法复杂度、Web服务的异步访问等问题进行讨论.列出林业空间信息发布Web服务的主要功能,包括元数据检索、空间信息查询、地图显示、空间数据下载、空间数据管理等.基于本文思想的林业空间信息发布Web服务组件原型已经在.NET平台下得以实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维重建的动物体尺获取原型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现有动物体尺获取技术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提出双深度摄像头动物实时三维重建系统,进而进行动物体尺获取。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的圆球标定方法对摄像头外参数进行自动标定,再利用外参数将同步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配准达到实时重建,最后采用优化拾取机制后的交互式测量方法得到体尺。选取Xtion PRO作为点云数据采集设备并以猪标本作为重建对象,利用高精度激光扫描仪的重建数据与该系统重建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圆球标定算法能够全自动快速地获取摄像头外参数,用该参数配准后的数据平均误差在7.50 mm以内,该系统以15帧/s的速度重建猪体全身,获取误差在4%以内的体尺信息,达到农业上动物体尺测量的一般要求,该系统可用于动物体尺测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鄱阳湖区耕地整理规划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区域耕地质量评价是耕地整理的基础工作,为耕地整理专项规划、耕地整理项目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耕地整理的基本要求出发,选取耕地自然条件和耕地利用条件2个基本因素,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侵蚀、地形坡度、排灌状况、田间道路状况、田块规整度等8个影响因子,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将环鄱阳湖区12县(市)的耕地分成4个等级,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各区域耕地质量主要限制因子,提出可行性耕地整理措施,为区域耕地整理宏观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反演NPP的耕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客观获得省域耕地质量分布状况,减少时间断点引起的评价误差,构建了一种基于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反演NPP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在耕地图斑约束下,采用时序LSWI和EVI数据识别水稻和玉米;然后,采用2000—2010年MODIS的MOD09A1数据,结合气象站点数据,利用VPM模型分别计算水稻和玉米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得到多年NPP均值,可反映耕地种植作物的常年长势,使用距平分析法消除作物类型差异,得到表征耕地质量的评价结果;最后,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序列NPP耕地质量反演结果与耕地质量利用等别整体空间分布一致。其中,吉林省中部与北部由于耕地集中连片,反演结果准确。南部山区耕地斑块破碎,耕地与林地混合,导致反演结果偏高。本文构建的长时间序列NPP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对省域范围、集中连片耕地质量评价具有可行性,可为我国耕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微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在治蝗农药研究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治蝗农药研究方法存在着研制周期长、实验结果不直观、无法定量研究等问题.基于连续组织超微切片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可建立生物农药与蝗虫互作组织的三维模型来模拟蝗虫组织器官与生物农药的相互作用过程,该技术在阐明蝗虫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间关系及生物农药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治蝗农药研究中的应用意义.其中,重点介绍了图像保边降噪模型、自适应图像分割、三维混合绘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倒伏是玉米的重要胁迫之一,为提高玉米新品种抗倒性检测的效率,需选择倒伏胁迫高发环境作为测试环境。该文结合倒伏胁迫发生机理和大风概率统计模型,首先计算每个气象站点的因风倒伏概率,通过插值和区域统计,得到东华北、黄淮海两大玉米主产区各县区的因风倒伏概率,最后进行玉米抗倒性检验环境的选取分析。结果表明:倒伏胁迫概率超过60%的县区适宜作为玉米抗倒性检测的备选环境,只需3~5个点即可基本保证每年试验都会发生倒伏胁迫;黄淮海发生极严重倒伏胁迫的平均概率高于东华北,与实际情况吻合,两大区域可作为极严重倒伏胁迫检测环境的备选县区有54个,严重倒伏有16个,一般性倒伏有21个;本方法为测试环境选取决策提供了一种量化操作的手段,有助于提高测试环境倒伏胁迫的发生概率和新品种抗倒性检测的效率,降低应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