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探讨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养殖模式中的结构优化,对不同胭脂鱼混养模式的产量与综合效益进行了研究。实验设置了5个模式,分别为胭脂鱼单养(M_1)、胭脂鱼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混养(放养密度:P_1为2∶1、P_2为1∶1、P_3为1∶2)、胭脂鱼、黄颡鱼和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混养(放养密度:P4为1∶1∶0.6)。结果显示:与M_1养殖模式相比,P_1、P_2和P_3养殖模式下的胭脂鱼平均重量、成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4模式则显著降低(P0.05)。各模式下总产量为179.39~226.21 g·m~(-2),其中M_1模式最低,P4模式最高。饲料系数为1.34~1.67,其中M_1模式最高,P4模式最低。各模式之间水体温度、溶氧和亚硝酸盐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N、P浓度以M_1模式下最低,P4模式下最高。各模式的N、P利用率分别为20.51%~24.20%和12.54%~15.37%,与M_1模式相比,P_1、P_2和P_3模式均无显著性差异,而P4模式则显著提高(P0.05)。在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方面,与M_1模式相比,P_1、P_2和P_3模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4模式则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将胭脂鱼与黄颡鱼和长吻鮠混养,可以提高产量、NP利用率、池塘养殖经济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3.
矮败协青早A花培提纯后代的育性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败协青早A花培提纯后代的育性稳定性研究陈劲松,张家宏,葛美芬,王宝和,白和盛(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225002)杂交水稻群体的纯与杂,直接影响着杂种优势的充分表达,在影响杂交稻亲本纯度的诸因素中,不育系本身育性的变化占主要位置。据安徽省巢湖市种...  相似文献   
4.
"双链型"草-鹅-稻生态农业模式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双链型”单-鹅-稻生态农业模式,总结了稻田套种牧草的方法和田间管理技术,探讨了种草与养鹅在时间上的相互衔接,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利用率,进行了稻田套种牧草养鹅与种植小麦的比较效益分析。该配套技术的实施,为当前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俗称鳖、甲鱼等)营养价值高,具有药食兼用的功效,是一种传统的营养滋补佳品,其产于我国各地,尤以湖北荆北地区、湖南汉寿、江苏扬州和镇江等地人工养殖较为兴盛。但随着工厂化养鳖技术的兴起与推广,中华鳖养殖产量迅速提高,但中华鳖的风味和品质却有所下降,因此除了需要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外,更重要的是要生产出高品质的中华鳖。笔者认为,中华鳖生态健康养殖过程中的饵料投喂技术非常关键,只有选  相似文献   
6.
牧草-羊-沼气循环农业模式的高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牧草-羊-沼气循环农业模式的建设方案,集成了牧草种植、羊粪及残饲的沼气化利用等高效配套技术,分析了牧草-羊-沼气循环农业模式运行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腐殖酸及重金属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肥是有机物质腐殖化的过程,堆肥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可以有效地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性和迁移性。本研究以H2O、Na4P2O7+Na OH连续浸提污泥堆肥过程中堆体的腐殖酸以及与其结合的重金属,分析腐殖酸及其结合的重金属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形成的腐殖质中主要以胡敏酸(HA)为主,HA的含量在堆肥过程中先降低后升高,堆肥结束时其含量与堆肥初始差异不显著,而富里酸(FA)的含量有所降低,堆肥结束时,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H/F)由堆肥初始的3.1增至4.2;与堆肥前相比,堆肥结束时HA结合态Cr、Pb、Zn、Ni、Cu占各重金属的比例增加14.1个百分点、20.0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23.3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重金属的迁移性与有效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对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制出的“除草专用肥”的防治效果、产量效应等作了分析 ,指出“油菜专用肥”防效在 95 %以上 ,一次使用 ,即可控制整个油菜生长季的杂草生长 ;而且由于兼顾到油菜生长肥料要求 ,可促进油菜增产 ,一般比不除草增产达 34 .1 7% ,比施用常规除草剂增产9.37%  相似文献   
9.
阐明了除草专用肥产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产业化开发应用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论述了我国土壤肥力和杂草危害的现状,指出了施肥和除草技术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推行平衡施肥技术和化学除草技术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草-鹅-稻+鸭”生态农业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稻麦两熟传统农业的特点,对双链型“草-鹅-稻+鸭”生态农业体系进行了研究和示范,分析了该体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此外,还介绍了“公司+基地+农户”、“种-养-加-销”一体化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