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0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农业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户的调查分析表明,宁南进区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投入缺少且不尽合理。养殖业规模较小,农户收入主要依赖于种植业。为改变爱一现状,必须对种植业结构进行调整,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持续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南郑县农技中心通过创建测土配方施肥配肥、供肥网络,调动肥料经营户的服务积极性,将配方单落实到田块,架起了技术推广、肥料销售、农民使用三者的桥梁,延伸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链,壮大了农化技术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3.
利用桑枝屑栽培杏鲍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利用桑枝屑与蚕沙栽培杏鲍菇技术。其中,液体菌种栽培技术可以缩短出菇时间;覆土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杏鲍菇总产量。利用桑枝屑与蚕沙栽培杏鲍菇技术适宜在蚕桑地区推广,可根据当地的资源选择相应的培养基配方和适合自己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发病情况共养鸽户饲养肉用种鸽200余对,1999年1月上旬,发生了以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类似鸡新城疫的一种传染病。成年鸽、幼鸽皆有发病。幼鸽死亡率高于成年鸽。病发后,该产以为是饲料或药物中毒,服用解毒药后,其症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发病数量不断增加。通过门诊和解剖10只死鸽,疑似该鸽群患新城疫。通过采取措施后,除少数成鸽又出现轻微神经症状外,大群逐步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病鸽神经症状较为明显,头顿向后或向一侧扭曲,受到刺激时更为严重。有的一面后退,一面扭曲;有的一肢或两肢瘫痪,不能站立,翅膀麻痹;有的运动失…  相似文献   
5.
宁南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在宁南旱作农业区采用微集水种植方式,可有效地改善土壤供水能力,提高小麦量和水分利用率。经试验,土壤供水能力提高132.3%-181.0%,小麦产量提高55.0%-75.1%,水分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提高2.04kg(mm.hm^2-3.59kg/(mm.hm^2),达到7.13kg/(mm.hm^2-8.89kg/(mm.hm^2();处理中窄 型增产效果优于宽垄型。该技术是适合于半干旱地区的一种能较  相似文献   
6.
栽培模式和花后去叶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易旱区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花后去叶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集雨面栽培下穗粒数最多;全程覆膜、覆膜150d和集雨面栽培模式千粒重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和三密一稀栽培;全程覆膜栽培下籽粒产量最高。去叶处理对稳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影响差异显著(P〈O.05),各去叶处理穗粒数均大于对照。不同去叶处理千粒重均小于不去叶对照。不同去叶处理籽粒产量大小顺序为去全旗叶〉对照〉只保留旗叶〉去1/2旗叶〉去旗叶、倒二叶。去叶处理对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因栽培模式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8.
9.
通过蒸发装置模拟试验,将雨水引入到表土层以下不同深度,从而改变土壤接受雨水的深度,测定土壤蒸发量,分析土壤蒸发强度、蒸发量、蒸发率和蒸发量的动态变化,确定改变雨水接受深度对土壤蒸发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水接受深度增加,土壤蒸发强度大幅度减少,雨水接受深度(H)为30 cm时,降水量(P)为30、20、10 mm处理的第1天蒸发强度分别为1.6、1.3、0.9 mm·d-1,仅为地表接受雨水处理蒸发强度的21.02%、15.85%和12.98%。土壤蒸发量与雨水接受深度和降雨量大小有关,随时间的延长,相同接受深度条件下,蒸发量随雨量增大而增大。地面接受雨水的土壤蒸发量与时间呈对数相关(R2=0.9959),雨水接受深度为30 cm则呈线性相关(R2=0.9924)。与地面接受雨水相比,地表以下土层接受雨水可降低土壤蒸发损失,随深度增加,土壤蒸发率降低,P10H0、P10H10、P10H20和P10H30处理18 d蒸发率分别为141.14%、109.03%、49.16%和24.75%;土壤水分的蒸发率也与降雨量有关,雨水接受深度为20 cm,降雨量分别为10、20、30 mm时,6 d内土壤水分蒸发率分别为26.76%、13.57%和9.71%%。  相似文献   
10.
汉中优质水稻生产肥料运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的田间试验设计(即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和配比对汉中地区不同生态类型区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探索适合本地区水稻最佳施肥方式,提出提高施肥利用率的科学养分管理方法,本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拟合好,试验能够反映肥料效应真实情况,对肥料效应方程求偏导数可得到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最高产量、最佳经济产量和最佳施肥量;施肥处理中N2P2K3产量最高,不同生态类型区产量可达437.5-767.4 kg/667 m2;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改善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利用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