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回顾了西北林学院20年来的科学研究基本形式、科学研究对教学的助推作用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研究的基本经验为:(1)具有明确的研究指导思想;(2)有利于科学研究的政策保证;(3)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是成功之路;(4)产学研结合是发展科技的根本;(5)多学科结合是科技发展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混交林的多样性及其光肩星天牛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DTV技术和理论 ,采用丰富度指数DMa、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 及随林分中抗虫或感虫木比率由高到低变化时林分多样性指数累加值DV,分析人工混交林的多样性测度阈值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率的关系。研究表明 ,多树种的人工混交林具有明显的抵抗蛀干害虫为害的能力 ,但混交林的抗虫力与所选配树种的抗性、抗性树种在混交林中所占的比率有关。当给定混交林分的树种数后 ,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率PZ 与林分的多样性指数累加值DV 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 ;该模型中的系数a是林分本身的多样性测度值的起始位置 ,随树种数的增多a值具有稳定的增长规律 ;系数rm 的新意是混交林分对光肩星天牛扩大危害的阻力、即潜在的抗虫能力 ,rm 随林分中树种数的增多具有显著增大的趋势。林分的最大多样性测度值KDMa 、Kh、KJsw 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在 4~7个树种组成的系列混交林内 ,林分的多样性测度阈值DTV随树种数的增加而增高 ,但被害率极值Lvp反而降低。上述规律的意义还在于 ,随混交林中树种数的增加 ,设计或改造现有感虫林时选择树种的余地也增大。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并运用实例对其进行了训练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说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按照专家的评价方法进行工作,为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提供了现实可用的风险预测及风险控制工具,同时进一步显示出神经网络模型在现代农业经济非线性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跟踪法对小花假泽兰的全株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IR、1H-NMR和13C-NMR)对已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小花假泽兰中分离出4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去氧薇甘菊内酯、二氢薇甘菊内酯和β-谷甾醇.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其中2种化合物(去氧薇甘菊内酯和二氢薇甘菊内酯)对8种重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对小麦纹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100mg·L-1剂量下抑制率均在90%以上;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5.61和18.24mg·L-1;对辣椒疫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13.88和12.84mg·L-1;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0.49和34.68mg·L-1;对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48.79和75.47mg·L-1.这2种化合物对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马桑毒素致毒后试虫酯酶同工酶变化的时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earson相似性比较及欧氏聚类法,对马桑毒素处理后试虫血液、中肠及组织酯酶同工酶谱及酶带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处理组侧柏毒蛾幼虫的中肠、组织、血液的酯酶同工酶在处理后1~4 h之间酶带数减少,8~12 h内酶带增多,24 h以后这种激应性变化相对稳定.试虫受马桑毒素干扰后可使虫肠组织的分子量相对较小、组织及血液中分子量为中等的酯酶的酶谱变化较大,但是该毒素侵入虫体后的后期致毒性与前期基本接近,毒性效应有较为稳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认为森林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具有综合性,与旅游地的不可分割性,价格计算的复杂性,产品质量的相对性和产品的可再生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西北地区发展森林旅游业的意义、优势与条件,并对本地区如何发展森林旅游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花椒籽油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经试验分析证实,花椒种籽油由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在该种籽油中未见报道的十七碳烯酸组成,主要成分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混合含量高达57.549%-87.907%;该油的酸败主要是氧化了亚油酸和亚麻酸,碱炼,脱蜡,脱色处理对脂肪权组分的比率影响不大,花椒籽油含有丰富的Ca,Mn,Fe,Zn及含量较高的Sr,Mn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是落实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增强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研究全面分析了教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重视教研室研究,实现教研室定位准确化、设置合理化,完善教研室管理制度,明确教研室职能,促进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以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害虫的防治指标一直是害虫控制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害虫治理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本文论述了森林害虫防治指标的划分原则,4种主要指标类型的区别及适用范围,及确定防治指标的三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花椒精的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研制以花椒为基料的改型及改性调味产品,改变其品种结构单一的商品格局,是发展花椒生产的需要,通过反复试验研究,用所提取的浓缩花椒调味物质原液,经调配、加工获得了新的改型调味品,即固体和液体花椒精,并确定了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技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