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2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有机肥减量与改进施法、化肥减量与优化配施的不同处理,以农民常规与高产施肥为对照,釆用密植型的高产栽培方式,研究基于浙贝母高产为目标的减量优化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以T2A、T1A减肥优化处理的生长与丰产性状较好,T2A处理增产增效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在比农户常规施肥与高产施肥减量施肥22.2%~36.7%的条件下,获得相应增产27.1%~17.4%,表明减量施肥与优化配施及密植栽培相结合,能实现浙贝母增产节本增效;有机肥畦面盖施与减量浅施覆土对当茬浙贝母地基本肥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MES总控单元充当大脑,通过PLC逻辑单元把机器人、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连接起来,通过编制好的程序安排加工成产。随着国家老龄化日益严重,劳动力大幅减少,用工荒、招工难成为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智能产线工业机器人教学维修经验,着重介绍了在智能制造产线上机器人安装和调试的整体设计方案。实训平台由机器人机械装配与调试实训平台和机器人电气安装与调试实训平台两大部分构成,并配置轨迹描绘、搬运、码垛等典型应用实训组件。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经济的今天,茶叶企业在发展时,需要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争做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对于茶叶企业来说,想要直面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除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外,也要从消费者诉求出发,构建全新的管理模式,通过以内部创新与管理流程再造的方式适应当前时代发展。本文从经济法的实施背景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茶叶企业经济转型的时代特征及要求认识,通过具体分析经济法在当前茶叶企业经济转型活动中的具体作用,进而分析茶叶企业经济转型时对经济法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3D打印中CAD文件的定性问题以及复制问题分别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在保证该技术科学合理应用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良好的复制形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沙地樟子松自然分布、起源、各地引种应用概况。分析了其天然林与人工林更新特征、制约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定和筛选水稻极端耐热种质或基因,为培育耐高温水稻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耐热等级和幼苗存活率为指标对不同类型水稻苗期耐热性进行鉴定评价,以筛选和鉴定耐热种质资源及主效QTL.[结果]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苗期耐热性存在明显差异,籼稻品种耐热性明显强于粳稻品种,籼稻和粳稻品种均存在极端耐热和极端敏感种质资源;共...  相似文献   
7.
有机磷农药(OPs)是指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含有机磷的化合物,这类农药品种多,药效高,用途广,易分解,在人、畜体内通常不容易积累。国内生产的有机磷农药绝大多数为杀虫剂,如常用的对硫磷、内吸磷、马拉硫磷、硫代磷酸酯、磷氨基苯甲酚等,已先后合成杀菌剂、杀鼠剂等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是极为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但有机磷农药品对人、畜的急性毒性很强,在使用时特别要注意安全。近年来,高效低毒的品种发展很快,逐步取代了一些高毒品种,使有机磷农药的使用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发掘耐热基因资源是培育耐高温新品种和消除高温危害最直接的绿色生态途径,也是阐明耐热生理生化和分子遗传机理的基础。【方法】 构建苗期耐热性鉴定评价方法,以热敏感品种周南稻和强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亲本和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依据171个家系的基因型数据,利用滑动窗口法将SNP信息转换成Bin基因型,预测染色体上的重组断点,构建RIL群体高密度BinMap遗传图谱,结合耐热表型数据,运用QTL IciMapping软件完备复合区间ICIM的作图方法,进行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QTL分析。【结果】 构建了一张包含3 321个Bin标记高密度遗传图谱,各染色体Bin标记数为159—400个,标记间平均物理距离为106 kb;利用逐步高温胁迫方式鉴定亲本和RIL家系幼苗耐热表型,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且幼苗存活率与籼型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籼型基因频率越高,耐热性越好,RIL群体表型性状呈现双峰连续分布,苗期耐热性可能受少数几个主效QTL调控;共检测到12个苗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其中,调控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的QTL分别有8和4个,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相关QTL存在遗传重叠现象,形成调控耐热性的主效QTL簇qHTS2qHTS7qHTS8,三者在调控苗期高温抗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qHTS7为新发现主效QTL,对增强苗期耐热性具有较强的功效。【结论】 构建了一张包含3 321个Bin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解析了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苗期耐热基因,鉴定出3个苗期耐热调控关键QTL簇,发掘了一个新主效QTL簇qHTS7,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高效获取目标区段及候选基因,筛选出8个苗期耐热性调控的关键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9.
针对浙贝母传统施肥存在弊端,探索新型复合肥在浙贝母种植上的应用效果,通过不同新型复合肥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黄腐酸型(FA)与碳源型(FB)复合肥对浙贝母生长发育及鳞茎膨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与农户习惯施用肥料相比,表现浙贝主茎秆生长加快,株高与二秆叶片增加,发病率降低,植株枯萎略有延迟。新型复合肥对浙贝的增产增效是处理FB>FA>FC,比对照增产9.5 %-26.7 %,但单位肥料纯养分投入产出比是FC>FA>FB>CK。不同肥料施后对当茬浙贝地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有效钾积累产生不同影响,对下茬作物的合理调整施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业发展的时代变革推动了市场结构与经营布局的深层次变化,对于资源开发应用来说,助力新的时代特征,创新发展形态,也是目前茶叶资源开发和应用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对于我们所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说,合理的资源开发思维,更是做好这一活动的根本诉求。本文将站在茶叶资源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要求分析角度,着重探究茶叶资源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性关系,全面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协调性角度的茶叶资源发展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