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稻恶苗病属真菌类病害,以种子带菌传播为主,近年来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998年以前只有少数田块零星发生,1999年平均发病率为0.31%,2000年全县60万亩水稻,平均发病率达0.72%,部分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20%以上,损失约2600t.  相似文献   
2.
18%杀虫双撒滴剂是杀虫双的一种新剂型,为评价粮桑混栽区在稻田使用杀虫双撒滴剂对家蚕的安全性,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选择邻近稻田的桑园作试验区(仅隔30cm的小埂)。7月10日傍晚施药,当日气温26~36℃,偏南风3~4级,...  相似文献   
3.
2014—2015年,以南粳9108水稻品种为观察对象,研究了稻曲病不同发病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曲病发病后,水稻千粒重、结实率随每穗病粒数增加而降低,产量损失率随每穗病粒数增加而增加。未发病籽粒所受影响以稻曲病病粒所在一次枝梗受影响最大,其他位置距离病粒越近受影响越大,且病粒下部籽粒所受影响大于病粒上部籽粒;随稻曲病病粒在水稻穗部位置的上升,其对其他未发病籽粒影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田间平均每穗病粒数随稻曲病病穗率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影响抛秧田化除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田间以稗草、鸭舌草、矮慈菇等为主的恶性杂草数量上升,除草剂用量偏低,用药时间推迟,以及水浆管理不当等栽培因素.提高化除效果的主要措施有:分类指导,选准药种,用足药量;改进施药技术,对草害严重、阔叶草较多的田块实行2次施药,加强水浆管理.  相似文献   
5.
分析总结弱筋小麦生产中病虫草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提出了弱筋小麦各个生长时期的病虫草防治重点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海安县部分小麦田杂草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安县小麦田杂草重发原因主要是杂草基数大、草相发生变化、化除技术不到位等;防治对策重点是加强综合防治,化学防治要改进施药技术,做好分类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水稻“小粒翘穗”现象在江苏省海安县发生较为普遍,严重田块病穗率达30%以上。200年,海安县植保植检站采用25%咪鲜胺EC(使百克)2500倍液、4.2%二硫氰基甲烷EC(浸丰)300倍液、16%咪鲜·杀螟WP(恶线清)400倍液、12%螟丹·咪WP(种舒净)600倍液分别浸稻种60h后直接播种,塑盘  相似文献   
8.
10%氟吡磺隆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防效稳定在90%以上,持效期40d以上。施药方法灵活,既可以药土法撒施,也可以茎叶喷雾,用量分别为17~20g/667m2、20~23g/667m2。对4叶以上秧苗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稻纵卷叶螟在本地区水稻上连续大发生,部分田块危害严重。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户选用药剂不当。造成防治效果降低,残虫增多,是大发生、危害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寻找合适的药剂。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笔者于2003年进行了有关药剂防治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影响柞蚕茧产量与效益的因素,包括种茧质量、种茧管理不当及自然因素等,并提出了依托政策稳定、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综合利用等对策,以提高柞蚕产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