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业科学   7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加强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浙江省农科院被批准资助国家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44项(其中12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资助总经费达700余万元。获得资助的研究项目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如:浙江省人才基金资助的项目“土传麦类病毒分子变异及其基因工程研究”中的部分研究内容“禾谷多粘菌传小麦线状病毒种类、发病规律、抗源筛选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获2002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籽粒蛋白质/油脂含量比率的基因调控机理及其应用研究”已申请了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4国的国际专利,并已公…  相似文献   
2.
3.
4.
1986~87年采用17种培养基和2种光照处理对41个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菌株进行产孢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粉稻秆琼脂培养基最适宜于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其次为稻叶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稻秆琼脂培养基和燕麦片琼脂培养基。光照条件以波长310~420nm的蓝黑光连续照射能显著地促进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部分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抗病特性和菌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菌小种间互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应用核糖体DNA (ribo-somal DNA,rDNA)的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区的RFLP序列的多态性,分析32个不同寄主来源的炭疽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TS1及ITS4通用引物对扩增各菌株的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5.8S-ITS2)获得长约600 bp片段.ITS-RFLP共迁带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有来自不同寄主的炭疽菌菌株(含福建及云南菌株)都以较高的相似系数(>0.60)聚为一类,具有较近的 亲缘关系;同时试验中所有酶切位点的综合Gst系数达到0.82,说明不同菌株间的ITS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了486株细菌。采用平板测定法和微培养离体测定试验获得12株对稻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结果表明:B4,B8,B18,B31,B34,B73和B74等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培养液100%抑制稻瘟菌孢子萌发;同时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经鉴定该组拮抗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1,B43和B44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48和B59为链霉菌,对稻瘟菌的抑菌带明显,但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我国稻瘟病菌对水稻新品种(系)、新组合的致病性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明我国稻瘟病菌对近年来育成的部分水稻新品种(系)、新组合的致病力,用来自浙江、四川、湖北、广东、云南、吉林、北京等7个省(市)的92个稻瘟病菌菌株测定了39个水稻新品种(系)或新组合的抗性,分析了稻瘟病菌的致病力和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稻区稻瘟病菌菌株对籼、粳、杂交稻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一批毒力频率在20%以下,抗性较好的籼、粳稻新品种(系)和杂交稻新组合。同时用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抗病性系数分析了病菌和品种的群体互作以及抗瘟新品种(系)、新组合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遗传同质性在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遗传同质性在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中的作用初探*孙国昌杜新法柴荣耀孙漱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310021)APreliminaryStudyontheEfectofGeneticHomogeneityonRiceVarietyR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