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河西走廊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及成效,分析了河西走廊高原夏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田试验方式,以西北地区高原夏季主要栽培蔬菜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的水分(75%、65%、55%灌水下限)和施肥量(当地施肥量、节肥20%施肥量、节肥30%施肥量)对其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5%灌水下限的灌溉量(1 960 m3/hm2)和节肥20%施肥量(N 304kg/hm2、P2O5204kg/hm2和K2O 72kg/hm2)组合更有利于结球甘蓝干物质量的累积,各时期根冠比较小;叶球中N、P、K吸收量最高,达到153.26、33.9、130.94kg/hm2.N、P、K收获指数均显著高于当地传统灌溉和施肥组合,高肥促进了植株对N、P、K的吸收,低水的影响则相反;产量(91 172kg/hm2)虽然与当地传统灌溉和施肥组合的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有节水节肥、保护环境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75%、65%、55%灌水下限)和不同施肥量(当地施肥量、85%当地施肥量、70%当地施肥量)对春茬莴笋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施肥量有利于莴笋苗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的积累;在成熟期不施肥的处理根干质量最大,中水中肥处理(W2F2)的地上部干质量最大;同一水肥处理下,随着莴笋生育期的推进,土壤碱解氮变化趋势平缓,有效磷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速效钾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不同水肥处理中,中水高肥处理(W2F1)提高了土壤对氮、钾的供应能力,土壤中磷残留量较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减少下降,随着灌水下限的下降先升高后下降,中水高肥处理(W2F1)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30.41kg/m3.综合评价,中水高肥(W2F1),即施N 296.7kg/hm2、P2O5 70.2kg/hm2、K2O171.6kg/hm2,全生育期灌水定额为2 820.15m3/hm2的灌水施肥组合对甘肃省河西地区莴笋的生长发育最有利.  相似文献   
4.
以花椰菜为试材,采用大田人工控水方式,设置最大田间持水量的35%、50%和65%3个灌水下限处理,通过叶面喷施0.1mmol/L水杨酸(SA)研究SA对花椰菜水分生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 SA提高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势、自由水含量、自由水/束缚水比值以及VC含量,减少了硝酸盐的积累,降低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35%灌水下限处理的效果明显.因此,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50%灌水下限为当地花椰菜最佳灌水下限,低于50%灌水下限时可喷施0.1mmol/L SA改善花椰菜叶片的水分状态,提高花椰菜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给甘肃省生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生姜栽培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生姜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姜种催芽、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西甜瓜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厚皮甜瓜主要产区之一,且14个市(州)都有不同程度的生产,从产量、面积方面分析,西甜瓜产业是主产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也是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水肥耦合对高原莴笋生长、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的水分条件和施肥量处理对春茬莴笋产量、植株氮、磷、钾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高水高肥(W1F1)处理时最高,为87019.05 kg/hm2,但中水高肥(W2F1)处理的产量与其无显著差异,亦达到85777.28 kg/hm2,此二者较产量最低的低水中肥(W3F2)处理分别高出20.40%、18.68%。莴笋各器官氮、磷、钾含量随着施肥量减少呈降低趋势,而随着灌水下限的降低先上升后下降,即(W2田间持水量的65%)灌水下限时吸收量较大。莴笋可食用部分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W2田间持水量的65%)灌水下限时较(W1田间持水量的75%)和(W3田间持水量的55%)高,硝酸盐含量则随着灌水下限的下降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灌水下限下随着施肥量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综上,中水高肥(W2F1),即65%灌水下限,施肥量N 296.7 kg/hm2、P2O5 70.2 kg/hm2、K2O 171.6 kg/hm2处理为甘肃省河西地区莴笋生长适宜的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8.
我省设施农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90年代初引进日光温室而进行大面积发展,期间按照区域优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思路,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发展模式。全省设施茄果类蔬菜、叶菜、瓜类等主要作物均实现周年生产,四季供应。并逐步形成两大设施蔬菜优势区域,一个是白银、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以戈壁(设施)农业为主的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反季节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区域,一个是以天水、陇南、庆阳、平凉为主的陇东南塑料拱棚蔬菜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给甘肃省生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生姜栽培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生姜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姜种催芽、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甘肃省西甜瓜生产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西甜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是:抢抓机遇,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品种更新和储备能力,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强技术培训,加快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普及;推进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