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通过分析云南省情、畜牧业现状以及世界畜牧业的发展趋势,进出了引导我省从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及农户向农场转变,生产优质、安全、高效的地方特色畜产品,供应国内外高端消费好品群,通过国际国内大市场,“供我特色,取我所需”,从而实现云南畜牧业现代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云南由于较为特殊的地理地貌及气候生态环境,经过长期演变,在动物资源方面形成了物种多、区系复杂,珍稀种类多,分布零散,种群数量少等特点。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地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动物资源,是我省发展绿色经济强省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对我省具有一定资源量,又有发展前景的几种动物资源提出开发意见。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大堆发酵试验,研究了饼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养分含量变化等。同时进行了大田试验,分析了施用发酵饼肥后烤烟田间效用等,研究了快速发酵技术对烤烟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饼肥快速发酵最优组合各组分含量为饼肥38%~45%、稻草粉10%~14%、普钙2.5%~3.0%、HM腐熟剂0.01%~0.03%、水40%~48%;最佳配比为饼肥41.66%、稻草粉11.11%、普钙2.78%、HM腐熟剂0.01%、水44.44%。施用上述配比发酵后的饼肥可明显提升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4.
GB/T 6434—1994仲裁法中对粗纤维含量的测定中规定两次过滤都用沸蒸馏水进行洗涤,然而实际工作中过高的温度持续操作是很不方便的。若改用室温蒸馏水洗涤,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可否采用室温的试液洗涤?本实验通过用室温蒸馏水洗涤及国标规定的沸蒸馏水洗涤,分别测定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中的粗纤维含量。结果证明两种洗涤温度对样品中的粗纤维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可采用室温蒸馏水进行洗涤,方便操作,简化程序。GB/T 6434—1994虽已不用,而改用GB/T 6434—2006,但在洗涤试剂的温度上未作改动,故此对比实验对新标准仍有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湖北十堰野人谷基地单元烟叶质量状况。[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对2010—2015年野人谷基地单元连续6年中上部上等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进行分析。[结果]中上部上等烟叶外观质量与感官评吸质量较好,需要进一步提高烟叶油分,增加烟叶余味;中上部上等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均较为稳定,年际间质量变化不大;建议采取减氮密植技术,控制烟碱,降低淀粉,提升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烟气的细腻柔和程度;适量增施有机肥,提高烟叶的油分和结构疏松度,增加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减轻烟叶杂气,从而进一步提升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保障湖北中烟对优质特色烟叶原料的需求。[结论]该研究可为基地单元烟叶的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烤烟成熟期生态因子与色素及淀粉的变化规律,探究了烤烟成熟期生态因子与色素及淀粉的关系.对烤烟中部叶成熟期生长过程中的气温、光照及降水等生态因子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对成熟期烟叶色素及淀粉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了烤烟成熟期生态因子对色素及淀粉含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在整个成熟期的平均温度为25.29℃,生理成熟阶段和工艺成熟阶段平均温度高于欠熟阶段和近熟阶段,平均日照时数为14.11 h,其中欠熟阶段平均日照时数较短,而生理成熟阶段和近熟阶段平均日照时数较长,主要降水集中在生理成熟阶段.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生态因子的变化与烟叶内色素含量及淀粉含量变化相关性较强;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成熟期光照时数越长烟叶的叶绿素含量越多,相对湿度越大淀粉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决陇县烟区烤烟(Nicotiana glauca L.)品种结构单一和种质退化问题,保障烟区烟叶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卷烟工业优质原料的需求。[方法]以当地主打品种秦烟96为对照,对4个烤烟新品种(KRK26、Y041、Y8342、中烟202)进行了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烤烟Y8342品种烟株田间生长发育好,抗病能力强,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佳。[结论]Y8342在陇县烟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收入多样化是农村家庭平滑消费和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在保障家庭生计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构建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作为收入多样化的代理变量,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户收入多样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以亲缘网络、工作网络为代表的社会网络规模和以政治网络、血缘网络为代表的社会网络强度均对农户收入多样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网络对农户收入多样化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而言,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社会网络对农户收入多样化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在欠发达和发达地区之间,这种促进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小于中等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