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基因型绿豆幼苗耐盐碱特性,筛选耐盐碱绿豆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绿豆耐盐碱性数学评价模型,以30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按NaHCO_3与草炭、蛭石复合基质重量比设置0(CK)、0.6%胁迫两个处理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绿豆幼苗的20个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碱系数(SATC)作为衡量耐盐碱性的依据,利用多元分析方法对不同绿豆品种耐盐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0个单项指标转化为8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获得的各品种综合耐盐碱能力D值,利用聚类分析将30个绿豆品种划分为4类,其中中绿9号、绿丰2号、吉绿9号和洮绿3号为高度耐盐碱品种;采用逐步回归建立绿豆幼苗耐盐碱性评价数学模型,并筛选出净光合速率、相对电导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可溶性糖含量、初始荧光、地上干重、地下鲜重7个鉴定指标,可进行不同基因型绿豆耐盐碱性强弱的快速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2.
以沿海红树植物木榄(B. gymnorrhiza)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对象,将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一种新的不等概抽样技术与传统简单随机抽样法进行了比较,并对适应性群团抽样的两种估计方法(HT、HH估计)在不同样本单元面积、初始抽样比和标准值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相比,适应性群团抽样方差一...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抽样调查是森林资源综合监测调查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本文介绍了抽样理论的发展和国内外森林抽样调查发展过程,论述了森林调查中主要抽样方法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其中包括等概和不等概抽样、基于遥感的抽样、针对稀疏总体分布的抽样调查技术方法,并对这些抽样技术在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概括了抽样调查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抽样技术方法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的饲用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该地区饲用燕麦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黑龙江西部地区引种的33份国内外饲用燕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4个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3份饲用燕麦种质材料的18个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其中鲜草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9.48%),其次为茎干重(35.28%)和叶干重(33.63%),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10.97%).各性状间表现出较好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55~2.02,平均为1.90,其中以籽粒淀粉含量最高(2.02),以千粒重最低(1.55).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株高与穗长、鲜草产量、茎干重和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籽粒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穗长与株高、单株穗铃数、茎干重和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鲜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518%,其中,第一主成分(PC1)与饲草产量密切相关,第二主成分(PC2)与籽粒产量密切相关.T07和Ahzzewangc.i3821的综合得分较高,其次是T06、T13和Tihor oats,Heacharrelyngby、白燕7号和引3399的综合得分最低.33份饲用燕麦种质材料可划分为五大类群,其中,Ⅰ类群可作为黑龙江西部地区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型燕麦材料,Ⅱ类群可用于选育高秆型燕麦,Ⅲ类群可作为黑龙江西部地区选育低矮、抗倒伏、大粒型燕麦性状的良好亲本材料,Ⅳ类群可用作选育分蘖力强、高含糖量型燕麦的良好亲本.[结论]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的33份国内外饲用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T07、Ahzzewangc.i3821、T06、T13和Tihor oats为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的裸燕麦和皮燕麦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引进的21个裸燕麦品种和5个皮燕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等14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裸燕麦品种有同燕2号、Yy11-18、坝莜14号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皮燕麦品种有定燕2号、张燕7号。本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西部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燕麦引种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以三峡库区森林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从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两方面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水平结构方面借鉴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面积指标、边缘指标、形状指标、密度指标进行分析;垂直结构方面则选取海拔、坡度、坡向3个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库区森林经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库区森林资源在水平层次上,以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为主体,混交林、竹林为次的景观结构;垂直层次上,以低海拔—中等坡度—阴坡为主体,高海拔—陡坡—阳坡景观结构为重点经营对象。研究为三峡库区森林资源合理化经营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快速、准确地获取森林的变化信息, 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总结当前变化检测技术流程及方法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灾害防控以及林业重点工程监管3个方面的应用情况, 展望变化检测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林地一张图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对大数据的基本认识,全面总结林地一张图建设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发展特征和客观需求,系统分析了林地一张图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从创新业务、提升管理、优化决策等层面需求出发,提出了在大数据思维、理论和技术指导下的林地一张图建设总体思路及其关键技术环节,系统阐述了林地一张图在优化林业管理决策、提升资源管理水平、增强林业业务能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影像纹理、光谱与地形特征的森林结构参数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SPOT5遥感影像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数据源,获得对应样地的影像纹理特征、光谱波段值、光谱组合值以及地形信息,提取样地调查数据的林分信息,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以SPOT5遥感影像纹理、光谱和地形特征为自变量,多个森林结构参数(林分平均直径、断面积、蓄积量和树种多样性指数)为因变量的估测模型,筛选最优纹理特征生成窗口及最优森林结构参数反演模型。结果表明,SPOT5影像的纹理光谱特征与森林结构参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9×9窗口为最优纹理特征生成窗口;在引入地形因子后模型精度有了较大提高,树种多样性指数估测模型R2adj都在0.72以上,蓄积量模型估测精度最优(R2adj为0.864、RMSE为21.260 m~3/hm~2)。研究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纹理、光谱和地形特征进行多个森林结构参数估测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