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了比较南北方黑木耳916品种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采用显微镜观察、分光光度计检测、ICP-AES元素分析等方法,观察了南北方黑木耳916的孢子、子实体切面,测定其主要化学成分及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南北方黑木耳均为朵状、褐色,但南方黑木耳颜色稍浅,子实体稍小,子实体中的胶质略多于北方的;南北方黑木耳的孢子形态结构相似,均透明,呈月牙状、肾形或柱形;在营养成分上,南方黑木耳的水分、粗脂肪、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高于北方黑木耳,而粗灰分和黑色素的含量低于北方黑木耳,钠、铁含量也低于北方黑木耳。  相似文献   
2.
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几种化学测定方法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耕层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样,以淋洗和未淋洗土壤起始NO3--N小麦和玉米两季盆栽试验作物累积吸氮量为参比,对8种反映旱地土壤供氮能力的化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有密切关系的土壤全氮或有机质,反映有机氮或全氮存在较大差异的土壤供氮能力,但其灵敏性较差。石灰性土壤矿质氮,特别是NO3--N与未淋洗土壤起始NO3--N作物吸氮量之间有较高相关性(r=0.884,P0.01),而与淋洗土壤起始NO3--N作物吸氮量间相关系数仅为0.472(P0.05),说明矿质氮可反映土壤当前供氮水平,而不能反映土壤潜在供氮能力;石灰性土壤起始NO3--N对各化学方法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相关性影响较大。酸性高锰酸钾法既可反映土壤潜在供氮能力,也可反映土壤总供氮能力;酸性高锰酸钾法的修订方法,即硫酸高锰酸钾法提取出的NH4+-N值接近于KCl水浴法提取出的NH4+-N值,该方法在反映土壤总供氮能力方面与酸性高锰酸钾法相当,但在反映土壤潜在供氮能力方面不及酸性高锰酸钾法优越。KCl水浴法在评价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方面,与酸性高锰酸钾法的效果基本相同;沸水浸取法和NaHCO3-UV法在评价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方面效果较差。总结以上发现,在以盐类溶液提取法中,酸性高锰酸钾法、硫酸高锰酸钾法和KCl水浴法可作为反映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的化学方法,其中以酸性高锰酸钾法最优,其次为KCl水浴法和硫酸高锰酸钾法。这3种方法在不包括起始NO3--N时,可反映石灰性土壤潜在供氮能力;包括起始NO3--N后,可反映土壤总供氮能力(当前供氮能力+潜在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增加武陵山区烟农收入,探讨以烟为主,适宜武陵山区旱地烟区的套作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总结出一套烟草与半夏套种栽培技术模式。调查半夏与烟草的套作模式对增收效益和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夏与烟草套种,平均纯收入为116900元/ hm2,与两种单独常规种植方法相比分别提高了323%和24%。套种模式与烟草单独连续种植相比,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平均降低72.38%,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平均降低87.01%,烟草立枯病发病率平均降低73.96%。该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土地复种指数,降低烟草病害,减轻烟草连作障碍,促进烟农增收增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间隙淋洗长期通气培养法,通过对黄土高原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10种农田土样起始矿质氮、起始提取态总氮、起始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培养期间淋洗矿质氮、淋洗总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及其与作物吸氮量关系的研究,分析并评价黄土高原主要农田土壤氮素矿化能力以及包括和不包括培养淋洗可溶性有机氮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样起始可溶性有机氮平均为N 23.9 mg/kg,是起始提取态总氮的28.8%,土壤全氮的2.4%。在通气培养淋洗总氮中,可溶性有机氮所占比例不高,经过217 d通气培养,淋洗出的可溶性有机氮平均为N 28.8mg/kg,占淋洗总氮量的19.8%。相关分析表明,淋洗可溶性有机氮量与第1季作物吸氮量相关不显著,但与连续2季作物总吸氮量显著相关。淋洗矿质氮、淋洗总氮与两季作物总吸氮量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与第一季作物吸氮量的相关系数;与第一季作物吸氮量达显著相关水平,与连续两季作物吸氮量达极显著相关水平。总体上看,可溶性有机氮和土壤全氮、土壤微生物氮不能作为反映短期可矿化氮的指标;间隙淋洗通气培养淋洗液中淋洗矿质氮、淋洗总氮是评价可矿化氮的较好指标,不仅适宜于第一季作物,而且也适用于对连续两季作物土壤供氮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药食兼用百合为湖南栽培较广的药用植物,其绿色生产是目前百合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养牛场污水直接排放将引发环境污染,但其经无害化处理后是营养丰富的有机肥。采用大田试验考察了养牛场污水在百合绿色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养牛场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替代化肥用于百合种植,研究了养牛场污水对百合的农艺性状和产质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施足有机肥当基肥的基础上,于百合生长旺盛期追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养牛场污水两次(每次20.2 m3/hm2)比追施化肥处理的百合生长发育情况更好,收获期根长更长,产量达24.1 t/hm2,比等量化肥处理增产12%,且其商品率和总糖含量显著增加。不同处理间土壤的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施用牛场污水(每次20.2~31.3m3/hm2)处理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的增加。【结论】可见,药食兼用百合绿色生产中可施用经前处理的养殖场污水来替代化肥,既充分利用污水中养分,又能提高百合的品质,增加土壤的微生物量。  相似文献   
6.
垃圾分类可从前端减少需要处置的垃圾总量,合理循环利用其中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减轻填埋压力.国际上生活垃圾有分2~3类(如美国)、5~6类(如德国、瑞典)和无限分类模式(如日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生活垃圾以填埋或焚烧为主,而德国、瑞典的垃圾回收利用和再生处理占有较大比重.湖南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4类.由于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在处置前有人定期收集,故长沙主要分为易腐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2类,这有效减少了清运量,处置方式以焚烧发电和填埋为主.大多研究认为,生物质废弃物以堆肥处理方式更为经济可行,而堆肥可通过添加适宜辅料、菌剂和控制温湿度等方法转化为有机肥料.因此,提出从制度及环境生物安全性方面深入开展生物质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的研究是今后生物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描述黄土高原石灰性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合适模型,明确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对矿化模型拟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间隙淋洗淹水培养方法,研究了10种黄土高原主要农业土壤在包括和不包括浸提液中有机氮的情况下氮素矿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选择①有效积温式;②一级反应式(One-pool模型);③两部分一级反应式(Two-pool模型);④带常数项一级反应式(Special模型)对这两种情况下的氮素矿化曲线进行拟合。【结果】发现4种模型在拟合包括SON的氮素矿化曲线时效果更好。从模型均方根误差、估计标准误差、参数误差以及与作物吸氮量的相关分析等比较发现,One-pool模型拟合效果最差,Two-pool模型和Special模型优于有效积温模型,而Special模型参数精度及与作物吸氮量的相关性更高。【结论】综合比较认为Special模型能较好反映石灰性土壤在淹水条件下的氮素矿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是解决当前化肥用量过高、防控畜禽粪污污染和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结合点。以水稻—油菜轮作制中的油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研究了富磷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的应用效果。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化肥(T1)、富磷有机肥替代25%化肥(T2)、富磷有机肥替代40%化肥(T3)和富磷有机肥替代55%化肥(T4)。富磷有机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试验结果表明,用富磷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磷肥,以25%替代比例为最佳,油菜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13 231.0kg/hm~2和2 801.2 kg/hm~2,比100%化肥处理高14.6%和11.5%。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油菜增产的主要机理可能在于:降低菌核病发生率、显著提高不同阶段油菜叶片的SPAD值,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粒数等产量构成要素。但是有机肥替代比例超过40%会显著降低油菜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也会降低磷素表观利用率,并增加土壤磷素累积风险。本研究结果对于合理确定化肥减量幅度及有机肥替代比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栝楼的需肥状况和土壤的供肥能力,探讨了栝楼专用有机长效肥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栝楼专用肥金井点增产11.3%,增加收益3.6%;安沙点增产17.4%,增加收益9.2%。指出栝楼高产施肥首先是提高有机肥投入,保证良好的土壤结构,其次是保证氮肥、钾肥和硼、钼、锌肥的有效供应。  相似文献   
10.
牛场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前处理方法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液分离、沉淀、超声波振荡及化学添加方法,对牛场污水资源化利用前进行处理。牛场废弃物经固液分离,再经过沉淀池处理后液体废弃物(即养殖污水)中悬浮物(SS)降低7.14%,大肠菌群数降幅达97.27%,COD含量降幅达82.51%。试验对比了添加不同比例生石灰、石灰氮和超声波振荡的处理效果,发现随着化学药剂添加比例的提高,养殖污水透光率升高,达到澄清所需时间减少,但同时养殖污水的电导率也显著增加,磷含量显著降低,而钾含量变化较小。其中添加生石灰5 g/L的处理,2 d后养殖污水大肠菌群数降至0,透光率达到90%以上;添加石灰氮5 g/L的处理,1 d后养殖污水大肠菌群数降至0,透光率达到95%以上,且处理3 d后总氮含量增至600 mg/kg以上,而超声波振荡处理对所测指标的影响较小。可见,养牛场废弃物经固液分离的液体部分通过沉淀、过滤及化学添加处理后,可经水肥一体化管道就地资源化利用,这可为实现养牛场废水以及类似水质废水的快速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