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是传统的大型役用家畜。此外,驴肉细腻鲜美,驴皮又是制作中药阿胶的重要原材料,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驴作为役用的地位逐渐丧失,驴的存栏量急速降低,种质资源的保护面临严峻形势。本文介绍了长垣驴的资源概况、品种特征、发展变化,并对长垣驴品种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贵州6个地区猪腹泻猪的粪便棉拭子和病死组织中分离到85株细菌,经形态学观察、染色特性、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分析鉴定为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魏氏梭菌,初步鉴定出本地细菌性腹泻普遍存在的病理原因,对该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沼液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浓度及淋溶的影响,为指导农业废弃物利用和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支撑。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空白对照(CK)、常规施氮(CON)、优化施氮(OPT)和秸秆+沼液还田(SMB),通过测定作物产量、土壤硝态氮残留与总磷淋溶,探讨秸秆和沼液还田后土壤氮磷浓度变化和淋溶特征。结果表明:SMB处理产量分别达到CON和OPT处理的99.6%和95.4%,氮、磷吸收量分别达到84.9%、78.4%和85.7%、82.4%,但是氮磷农学效率比CON和OPT处理提高了13%。SMB处理土壤硝态氮浓度和淋溶量分别比施氮处理降低43%和77.3%,表观淋失系数仅4.83%,硝态氮残留量仅为施氮处理的28.9%。SMB处理总磷平均淋溶量为0.045 kg/hm2,土壤无机磷浓度为常规施磷量80.7%,80%无机磷转化为Fe-P和Ca-P,同时SMB处理活性有机磷占比为55.8%显著高于常规施磷34.2%,说明沼液和秸秆还田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综上所述,沼液和秸秆还田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外源激活不同组分浓度的乳过氧化物酶体系进行研究,试验分为A,B和C组,各组生鲜牛乳中依次分别加入NaSCN 12,15和20 mg.L-1后,再分别都加入H2O29μL.L-1,旨在对比研究其对生鲜牛乳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外源激活不同组分浓度的LPS对生鲜牛乳都具有保鲜作用,但保鲜效果不同.试验A,B和C组的牛乳保鲜期分别为17,20.5和21 h,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延长了4,8和8.5 h,同时还提高了1~2个卫生等级,表明B组和C组比A组保鲜效果好,但由于C组牛乳中的SCN-含量超过了规定,因此以B组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裂解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5型菌体上清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通过棋盘滴定法筛选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抗原包被浓度50mg/L,37℃作用2h后4℃过夜包被,血清的稀释度为1∶320,抗原抗体反应时间为50min,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12 000,作用时间为30min,底物显色时间为15min。经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性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敏感性高,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冬季气温较低,空气干燥,猪体易发生应激,加之现在猪病越来越复杂,在冬季猪群极易发生消化道、呼吸道和各种传染性疾病,所以在冬季猪的饲养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根据基层养殖经验,从以下几点谈谈冬季猪场如何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7.
氯化钾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氯化钾对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求其作用的最佳施用量。以4种甘薯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氯化钾用量对甘薯块根结薯数、单薯重、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以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钾显著提高4种甘薯的产量,最大增幅达到47.24%~116.36%;随着氯化钾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甘薯的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甘薯产量均与甘薯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呈显著正相关,即氯化钾对甘薯产量的提高是通过增加甘薯的结薯数和提高甘薯的单薯重来实现的,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适量氯化钾肥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中的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当氯化钾含量超过562.5 kg/hm2时,品质指标的提高率有所降低。综合考虑产量、甘薯品质及经济效益因素,在大田条件下氯化钾的用量不宜超过375.0 kg/hm2。  相似文献   
8.
在鲜牛奶中分别添加NaSCN15mg/L和H2O2 9μl/L,以激活鲜奶中固有的乳过氧化物酶体系(LPS),研究LPS对鲜牛奶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25℃时激活LPS可使鲜牛奶保存到18h,保存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约5~6 h,并可提高1~2个卫生等级;同时指出在冷却设备缺乏时利用该方法保鲜牛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定量分析沼液施用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及重金属累积的综合效应,旨在明确等氮沼液对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参数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为优化沼液施用综合管理措施,发挥沼液施用积极效果提供数据参考。运用Meta分析方法将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发表有关等氮沼液(BS)和全施化肥(CF)处理对作物和土壤肥力影响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共选出有效文献62篇,获得可进行分析的试验数据591组。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化肥处理相比施用沼液作物增产7.62%但差异不显著(p=0.07);土壤容重降低6%、总孔隙度增加14%、较大团聚体含量增加10%~20%,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质、总氮、速效磷、阳离子交换量和电导率增幅6%~20%并导致盐分累积加剧(p<0.05);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微生物碳氮含量、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增幅6%~21%(p<0.001);土壤Cu、Zn和As含量比全化肥(CF)处理显著增加10%~18%。沼液施用对作物增产和土壤肥力提升显著正效应,需要考虑沼液施用年限、土壤类型、作物种类,严格控制施用量降低盐分和重金属累积风险,实现沼液安全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测阿米卡星与甲氧苄啶联合用药产生的作用,本试验进行了阿米卡星与甲氧苄氨嘧啶联用的体外抑菌试验。试验菌株为临床分离的猪源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19株、巴氏杆菌17株和沙门氏菌19株。首先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两种药对3种55株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根据其最小抑菌浓度值,再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其FIC指数,判断联合药敏效果。结果表明,在55株细菌对两种药联合药敏试验中,呈协同作用的占72.7%,相加作用的占12.7%,无关作用的占14.6%,无拮抗作用。联合药敏试验中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平均FIC指数分别为0.75、0.43和0.37,均小于1,说明阿米卡星和甲氧苄啶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