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作物稳定增产,减少化肥投入,改善耕地养分状况,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淮安市麦田杂草抗性和种群不断变化,麦田化除难度日益加大.为探寻既能提高防除效果又能降低农药用量的新路子,连续3年开展了麦田草害调查与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越冬期)小麦经历过低温锻炼后,选择药效期长、对低温不太敏感的除草剂进行麦田冬季化除可行,除草效果、保产效果、药害风险均好于春季化除.  相似文献   
3.
介绍直播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一封、二杀、三补"的化学除草措施和水稻各个生育阶段的病虫综合防治措施,以推动直播稻田病虫草害的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4.
多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选择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较好、能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杀菌剂。[方法]通过对40%多酮WP等12种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对比,探讨出最佳的杀菌剂及其用量。[结果]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60%咪锰多菌灵SC、40%多酮WP、40%戊唑多菌灵SC、20%氰烯戊唑醇SC、28%烯肟多菌灵WP等几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在今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当中可以考虑推广使用。[结论]研究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2012年洪泽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特性及其2012年在江苏省洪泽县的发生概况及特点,初步分析了2012年造成该病在洪泽县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其防控策略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苏沿淮区域小麦田重大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近年来随着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小麦播期的调整,这些病虫害发生危害时期拉长,一直持续到收割前还有加重趋势,同时赤霉病呈常态化重发态势,加上病菌抗药性增强,导致常规的“一喷三防”技术防效下降,保产增产效益不高,已不能适应新的病虫防治工作及小麦生产的需要。笔者结合淮安市小麦穗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建立了以“三改进”为核心的小麦“一喷三防”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多种药剂防除小麦田日本看麦娘的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唑啉草酯乳油、5%唑啉.炔草酸乳油、12 g/L二磺.甲碘隆可分散油悬浮剂、3%甲基二磺隆悬浮剂4种药剂防治小麦田日本看麦娘效果的对比,表明参试的4种药剂对日本看麦娘都有较好防除效果。综合防效和药害来看,以5%唑啉草酯乳油100 mL/667 m2和12 g/L二磺.甲碘隆可分散油悬浮剂100 mL/667 m22个处理对小麦田日本看麦娘的防效较为理想,在今后小麦田日本看麦娘的防除工作当中可以考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洪泽县水稻穗腐病的发生概况,分析该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为当地水稻穗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麦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条纹叶枯病是苏北洪泽县等地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病毒病,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解和掌握该病发生的基本规律,我们对其发生、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1为害症状开始时病株矮化不显著,分蘖减少,心叶或是剑叶基部出现黄白色斑纹,然后沿中脉或叶缘向叶尖发展成宽、窄不一的黄白色条纹。到孕穗末、抽穗初期症状最为典型,剑叶和部分倒二叶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或叶片大部分呈黄白色,抽出的穗全呈黄白色,穗部扭曲皱缩较为明显,穗短,粒少或不结实,大部分田块出现“金镶边”现象。2发生主要特点2.1发生时期小麦返青、拔节前未发现有症…  相似文献   
10.
小麦白粉病、赤霉病是洪泽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重发年份下具有为害损失重、防治难度大的特点,为了解50%叶菌唑WDG在我地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2020年在小麦扬花期间开展了药效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对两种病害的防效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