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业科学   2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对穗数型多分蘖小麦品种川农16与大穗型寡分蘖小麦品系H461生化及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川农16与H461间至少有10条醇溶蛋白差异带,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别为(1,20,5 10)和(2*,7 8,2 12).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72个SSR位点上共检测到95个等位变异,每一个位点所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为1至2个,平均1.3个;其中,23对SSR引物(31.9%)能够揭示川农16与H461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黑麦属4个种共70份材料的株高、有效穗、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黑麦属材料间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具有多种类型。栽培黑麦的有效穗、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组成性状明显高于其他种,因而在以改良小麦产量性状为目的的育种实践中应首选栽培黑麦。森林黑麦适合作为矮源,山地黑麦和瓦维洛夫黑麦材料的性状变异系数也较大。栽培黑麦植株普遍偏高,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均表明,打破株高与有效穗、穗粒数及千粒重间正的极显著的偏相关关系有一定难度但也非完全不可能。根据黑麦属材料农艺性状主成分因子综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黑麦第A类和第C类综合性状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3.
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的贮藏蛋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PAGE和SDS-PAGE方法,对来自不同地方的23个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A-PAGE电泳分析中,23个供试品种具有23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带型,共分离出39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31条具有多态性,占86.8%,每份材料可电泳出14~23条带,存在着广泛的等位基因变异。在SDS-PAGE电泳分析中,出现了9种不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6种亚基组合类型,优质亚基及亚基组合所占的比例较少,品质评分较低,其变幅为5~9分,平均为6.8分。  相似文献   
4.
影响小麦赤霉病抗性的Lophopyrumelongatum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禾谷镰刀菌 (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引起的小麦赤霉病穗腐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几年 ,国际上许多研究者把赤霉病问题作为重点项目进行了研究 ,对赤霉病抗性遗传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本研究中 ,我们利用Lophopyrumelongatum染色体附加系为材料研究发现 ,Lophopyrumelongatum的赤霉病抗性在小麦背景中得到充分表达 ,其赤霉病抗性主要归功于 1Ee 染色体的作用 ,同时 3Ee,4Ee,6Ee 染色体可能有作用微弱的基因存在  相似文献   
5.
对另春为遗传背景的中国春Lo.elongatum(Host)A.LoveE^e洒色体二体代换系和二体附加系的白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在27个供试材料中,只有一个代找系DS7E^e(7D)DV82-2-1(1)表现为中抗,其余人武部表现为感病,尤以二个附加系DA2E New-8-9-4-3-6-(1)和DA6E^3-2-4-12-4-2-(5)感染特别严重,表现为高感。结果表明:(1)Lo.elong  相似文献   
6.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多小穗小麦品系10-A以及来源于三交组合10-A/88-1643/川育12号的56个稳定品系的谷蛋白。结果表明,10-A、88-1643和川育12号的谷蛋白带纹各不相同,能彼此区分。在这56个后代品系中,高分子量谷蛋白带纹出现了与88-1643、川育12号一致的类型以及4种三亲本间的重组类型,没有出现10-A的谱带类型和突变类型。在这些品系中,有8个品系含优质亚基组合2,7+8,5+10(占14.3%),11个品系含优质亚基组合1,7+8,5+10(占19.6%)。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法对随机选取来源于中国西藏及青海省36个不同行政县的105份近缘野生大麦材料进行醇溶蛋白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分离出36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可电泳出5~24条。平均14条,未发现任何1条带为所有材料共有,印醇溶蛋白带纹的多态性达到100%。说明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具有非常丰富的醇溶蛋白等位变异。聚类分析发现,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182-0.966,平均值为0.580。在GS值为0.580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聚为7个类群,某些具有相同或相似农艺性状和地理来源的材料聚成一类或亚类,即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材料的农艺性状和生态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RAMP和ISSR标记分析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RAMP和ISSR两种标记分别对60份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两种标记都能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ISSR标记多态性又高于RAMP标记。在RAMP分析中,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0条DNA片段,平均为5.27条;22个RAMP引物共扩增出116条DNA片段,其中9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84.48%;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277;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02;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551~0.965,平均值为0.830。在ISSR分析中,每个引物可获得1~10条DNA片段,平均为5.95条;1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3条DNA片段,其中11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98.23%;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427;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03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203~0.931,平均达0.676。聚类分析表明,两种标记都能将供试材料完全区分开,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异。Mantel检测表明,这两种标记极显著相关(r = 0.346, t = 2.808)。  相似文献   
9.
野生二粒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了进一步开发野生二粒小麦遗传资源,丰富我国小麦改良的遗传基础,对来自以色列16个地区的133份野生二拉小麦醇溶蛋白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务锈病抗性和播种~抽穗天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供试的133份野生二粒小麦共有122种谱带类型,电泳共分离出77务不同的带纹;谱带在α、β、γ、ω四个区差异较大,分别为38、83、72和87种,表明野生二粒小麦的醇溶蛋白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发现,野生二粒小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与材料的来源地有关;来源于同地区的材料间务锈病抗性及播种~抽穗天数均较为接近,而且条锈病抗性和播种~抽穗天数与醇溶蛋白的遗传距离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小麦多小穗改良品系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小穗10-A的60份改良品系与川麦28杂交,其F1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与分析表明,F1平均抽穗期较川麦28晚一天左右,平均小穗数和平均穗粒数呈正向优势,说明这套改良品系在提高穗粒数方面具有优势;但平均千粒重和平均穗粒重与高千粒重的川麦28相比有所下降。本研究筛选出6份穗粒重较对照川麦28提高15%以上的组合,其中97-13-2,97-94和97-116三个品系的F1较川麦28穗粒重提高20%以上,可作为今后杂种优势利用或进一步杂交改良的重要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