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蔬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钒的形态分布与植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钒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钒的含量随其形态不同而变化:当土壤中钒添加量从25mg·kg^-1增加到200mg·kg^-1时,根际土壤交换态钒的百分率增加了9.89%,碳酸盐结合态钒增加了9.38%,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钒增加了9.99%,残渣态钒的百分率下降了33.6%。土壤添加的钒量增加时,钒的迁移能力增强,使蔬菜的生物量显著降低,蔬菜对钒的吸收作用增强:钒添加量从0增至200mg·kg^-1时,蔬菜鲜质量降低了41.65%,而蔬菜中85%以上的钒积累在根部。根际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钒含量对植物的根、茎叶中钒含量有显著影响,碳酸盐结合态钒与蔬菜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稻品种对钒的积累及化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钒(V)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植株中钒的积累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各器官中V的分布为根>茎>叶>子实,两种水稻品种吸收的V主要富集在根部。水稻生长期新优188水稻各器官中V的浓度均低于十优838水稻,如在V处理浓度为100 mg·kg-1时,在分蘖期、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新优188水稻植株根中V含量分别为73.10、92.56、57.46、57.81 μg·g-1,茎叶中为8.79、4.52、2.13、2.56 μg·g-1;十优838水稻植株根中的V含量为59.14、94.93、88.59、89.70 μg·g-1,茎叶中为4.64、3.66、2.29、3.24 μg·g-1。推断十优838水稻较新优188水稻有较强的V吸收能力。两种水稻品种中,根部V主要以活性较低的盐酸提取态(FHCl)和醋酸提取态(FHAc)为主,茎和叶中V主要以盐酸提取态(FHCl)和水提取态(Fw)为主,认为V在水稻根部多以难溶于水的重金属磷酸盐或草酸盐而被固定,限制了水稻中V转移到茎和叶,从而避免了高浓度V对植物光合作用及其他生理过程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1 袋料栽培配方 1.1 配方一.稻草屑43%,棉籽壳30%,麸皮20%,玉米粉5%,石膏1%,糖1%.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有效态汞的最佳萃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玉米盆栽实验,通过单一选择性萃取法和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研究了HCl、HOAc、EDTA、NH4OAc、MgCl25种萃取剂在不同萃取时间、不同土液比下对土壤中有效态汞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其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剂NH4OAc,萃取时间60min,土液比1∶10。将此方法用于萃取玉米盆栽试验土壤中有效态汞,发现土壤中有效态汞量与玉米中汞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达0.9567。因此,在所选定的萃取条件下,用NH4OAC萃取的土壤中有效态汞可较好地用于评价土壤中汞的植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5.
坚尼草高级品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6a中,高级品比试验,结果表明:CIAT6172的年干物质产量和年粗蛋白产量均居首位,分别为16278kg/hm^2和1045kg/hm^2比对照种分别增产42%和34.5%,CIAT6901的年干物质和年粗蛋白产量均居第二位,分别为14789kg/hm^2和987kg/hm^2,比对照种分别增产29%和27%。  相似文献   
6.
试验通过对64头皮杜×长大和18头皮杜×长蓝四元杂交配套系商品猪进行屠宰测定,以比较胴体和肉质性状的优劣,旨在为进一步从事优质猪肉的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在活体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活体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IMF)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和最后肋背膘厚均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而屠体重和日增重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②在胴体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肩部最厚处背膘厚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胴体长和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③在肉质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IMF、pH1和大理石纹等指标均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肉色b指标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pH24 h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5),同时皮杜×长蓝的嫩度比皮杜×长大更好;④2种配套商品猪的肉色评分均在3~4之间,属于正常肉色;pH1大于5.9,pH24 h小于6.0,表明肉质正常;皮杜×长大的IMF在1.5%~2.0%之间,皮杜×长蓝的IMF高于2.0%;2个品种的剪切力均小于4 kg,属于消费者喜欢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海南引种栽培黄花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花蒿主产区采集4份种质资源,引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兴隆)试验田,于现蕾期采收叶片和花蕾,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青蒿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引进的4份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为0.61%~1.47%,各种质含量差异显著,其中重庆西阳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最高.海南的生态坏境适宜引种栽培黄花蒿,引...  相似文献   
8.
蔬菜根际环境钒的形态变化及植物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盆栽试验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蔬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钒的形态分布与植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钒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钒的含量随其形态不同而变化:当土壤中钒添加量从25 mg·kg-1增加到200mg·kg-1时.根际土壤交换态钒的百分率增加了9.89%,碳酸盐结合态钒增加了9.38%,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钒增加了9.99%,残渣态钒的百分率下降了33.6%.土壤添加的钒最增加时,钒的迁移能力增强,使蔬菜的生物最显著降低,蔬菜对钒的吸收作用增强:钒添加量从0增至200mg·kg-1时,蔬菜鲜质量降低了41.65%,而蔬菜中85%以上的钒积累在根部.根际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钒含量对植物的根、茎叶中钒含量有显著影响,碳酸盐结合态钒与蔬菜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银合欢品系对异木虱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银合欢异木虱(HeteropsyllaCrawford)已成为亚太地区银合欢生产中一种最重要的害虫。银合欢品系对异木虱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灰白银合次K376(Leucanenapalli-da)和异叶银合欢Bray2(LeucaenadiversifoliaCPI#46568)具有高度的抗虫性;柯氏银合欢K740(Leucaenacollinsii)、异叶银合欢K784具有中等抗虫性;热研1号银合欢、K636、K584(均为Leucaenaleucocphala)为高度感虫品系。Brsy2、K740具有抗虫丰产性能,可作为饲用;K636。虽然虫口级数和虫害级数较高,但生长快,再生能力强,生物产量高,属耐虫害品系,适用于饲料生产,只要积极采取生物防治措施,也可望获得高产而优质的饲料。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培养试验结合差速离心技术,研究了钒(V)在芥菜(Brassica juncea)和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的叶片、叶柄和根系中的亚细胞分布和积累。研究表明,V在芥菜和小白菜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和分配比例大小依次为:根系叶片叶柄,不同蔬菜地下部和地上部积累的V含量和分配比例有明显差异,芥菜吸收积累V的能力大于小白菜。随着V处理浓度的增加,芥菜和小白菜富集系数(BCF)增加,而转运系数(TF)减小,表明蔬菜对V有一定的富集能力,两种蔬菜转运V的能力降低,其积累的V主要富集在植物根部,可减轻过量V对可食部分的伤害。V在植株各器官的亚细胞分布主要为细胞壁和含核蛋白的细胞可溶性组分,在芥菜和小白菜根系中,两种组分的V含量之和占总量的73.4%~78.6%,在叶柄中占总量的74.9%~79.8%,叶片中为86.6%~93.2%,而V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细胞器中的分配较少,根系为21.4%~26.6%,叶柄为20.1%~25%,叶片为6.8%~13.4%。随着V处理浓度的增加,蔬菜根系和叶片中V在细胞壁的分配增加,在含核蛋白的细胞可溶性组分的分配减少;在叶柄中V在含核蛋白的细胞可溶性组分的分配增加,细胞核和线粒体叶绿体两组分的分配减小。在不同V浓度处理下,芥菜较小白菜对V有较强的耐性,而细胞壁固持和可溶性组分的液泡区隔化可能是蔬菜耐V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