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经济   32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国家公园内涵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分别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试点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两个方面概况分析了当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基本现状;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现行法律法规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形成制约、试点区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进展缓慢以及尚未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等;结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现状、问题及试点区客观实际,提出了国家公园应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国家公园管理管理体制及治理体系、多元化投资支持体系等方面加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国有森工企业是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营培育的微观主体,也是承接林长制在重点国有林区落地推行的基层单位。以重点国有林区国有森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面临的国有林区改革深化与林长制全面推行的双重背景,展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现状与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在林长制全面推行的背景下,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政企关系因此更加紧密;林长制工作目标、管理机构、工作机制与重点国有林区的利益相关者诉求、管理惯性、地方性知识有待进一步磨合。这也成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大挑战。因此,提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发展策略:第一,制定林长制工作目标时,应该考虑到包括政府、企业与社区居民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诉求;第二,制定林长权力清单,厘清地方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关于森林资源管理的责权边界;第三,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形成森林资源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完成后面临经济社会转型的复杂形势,林业职工老龄化趋势必然引发林区经济社会结构与功能、林区生态建设实践方面的深刻变化。首先,从林区人口流动发展历程出发,归纳演绎林业职工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典型特征,包括林业职工老龄化风险较高、老龄化林业职工陷入多重生计困境、住房风险依然存在、家庭财产性收入不足;然后,深入分析林业职工老龄化趋势的潜在影响,如不利于多种经营下的产业转型、生态资源保护质量难以保证、家庭生计持续脆弱风险加剧;最后,提出应对林区林业职工老龄化趋势的措施机制,包括多元化产业发展机制、现代化技术支持机制、专业化职工培育机制、持续化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重点国有林区具有显著的生态区位,伴随林区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涌现出知识型岗位、非传统体力劳动岗位等新的就业机会,女性在林区生态经济实践及维系家庭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显著。当地劳动力女性化、兼业化、非农化特征明显,且女性劳动者进出人才市场受“家庭因素”和“政策效应”影响较大。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重点国有林区多个森工企业,分析林区女性的经济行为选择的趋势及特征,探讨女性群体对未来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持效能。  相似文献   
6.
7.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产物,我国“十四五”规划也充分强调了未来持续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在基本内涵、评价体系及实践路径等关键领域展开文献梳理和回顾,有效归纳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的深刻内涵与特征,明确近年来学界关于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选择和评价技术运用,归纳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实践模式和对策建议,最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并对未来关于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3个维度出发,构建资源型城市均衡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测算2010—2018年可再生资源型城市(伊春市)和不可再生资源型城市(大庆市)的均衡发展效益。结果表明:伊春市和大庆市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力资源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2010—2018年,大庆市的均衡发展效益整体优于伊春市,尤其是经济发展层面和生态保护层面与伊春市存在较大差距;伊春市依托林业生态工程的长期投入在社会发展层面的均衡效益优于大庆市,但大庆市在改善贫困、提升地区医疗保障水平、构筑多层社保体系等方面表现突出,值得伊春市学习借鉴。最后,围绕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方面对伊春市均衡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及思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算2003~2013年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综合效益指数Z及产业结构贡献份额指数Z',对林区产业结构综合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以下主要结论:2003~2013年Z值与Z'值均大于零,反映了期间林区产业结构效益较好,产业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2005~2010年Z值与Z'值的变动趋势始终保持很高的一致性水平,说明产业结构调整长期以来对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效益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03~2004年Z值和Z'值的变动趋势是相反的,Z值上升,Z'值下降,说明技术进步因素对改善林区产业结构效益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建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为重点国有林区充分应对全面停伐新常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科学有效的生态工程效益计量与评价是改进工程宏观决策机制、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的文献梳理,系统分析了天保工程效益评价的主要特点、方法及存在的不足,并在深刻总结中国天保工程效益评价六点研究趋势的基础上,从转变思想、完善机制、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天保工程效益评价质量和促进效益评价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