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闵婕  罗洁 《湖南农机》2007,(7):40-4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也是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化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研究,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论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浅谈了在产业机构变化中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第三产业所引发的价值创造的问题,从而说明将劳动价值学说中的丰富内容发掘出来,并将其进行发展,是完全可以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新形势和新情况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村域尺度,通过构建秀山县脱贫攻坚产业扶贫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划分等级进行定量评价,有利于对贫困山区后续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评价结果以中高评价为主,整体扶贫工作成果较好,扶贫项目的实施并不局限于短期效益,而是立足于长期持续的产生效益,整体效益值的高低无明显聚集性特征,且高低效益值区域无明显分界线和中心点,呈现分散分布。脱贫攻坚产业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持续效益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互相独立存在。秀山县的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绩效整体较好,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持续效益2方面,因此后续乡村振兴扶贫工作应从前人工作中吸取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秀山县实际情况,应当在安排后续扶贫工作时,保持高社会持续效益的同时,还不能忽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实现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技术的重庆市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水土流失分区研究基础上,探索应用GIS技术对现有地图和卫星影像解译分析,提取影响水土流失主要因子的基础信息,建立图形和空间属性数据库.利用1:5万GRID数据提取研究区的水土流失地学模型,利用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重庆市进行了水土保持监测区的划分.针对不同监测分区特点,提出了重庆市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总体布局方案,为今后监测站网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和格局的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技术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重庆市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了在村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居民点分布现状与该村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GIS多因素叠加模型,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结果表明,前进村农村居民点的区位受坡度、河流、道路和耕作环境的综合影响,尤其道路指向更为紧密。前进村就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可分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保留发展、搬迁区4种类型,该研究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扩展意义。  相似文献   
6.
7.
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分级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土壤侵蚀特点,在ARCGIS8.3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有效地实现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区域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的分级及其空间分析。首先,采用区域土壤侵蚀定量模型估算土壤侵蚀量,再用土壤年均侵蚀量、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得到土壤抗蚀年限图,按水利部标准将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分为5级。最后,为了表明该区域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的大小,还提出了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指数(SEPDI)。以三峡库区的丰都县城为例进行了研究,并且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选择研究区比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营养物质保持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度重要以上地区的面积比达到了15%以上;极重要地区主要呈斑块状分布在东北部、中部和东南部.(2)土壤保持极重要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面积比为68.80%;土壤保持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万州及其东北部地区.(3)水源涵养一般重要区面积最大,其次为极重要地区;极重要区沿江河呈带状分布,高度重要区主要分布在极重要区两侧沿江河呈环带状分布.(4)营养物质保持一般重要区面积最大;其次是极重要区;极重要区基本呈条带形分布在植被覆盖较好的山脉及江河两侧.(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的面积占到了研究区总面积的近50%;极重要区基本沿主要江河两侧第一层分水岭和西部平行岭谷区的山脊呈条带形分布;高度重要区基本分布在极重要区两侧层环带形分布,少部分零散分布.  相似文献   
9.
闵姓     
闵姓不算是个大姓,但喜欢儒家文化或读过《论语》的人,一定对一个闵姓人物不陌生--闵子骞。
  闵子骞是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之一,他的传奇故事叫作“鞭打芦花”:闵子骞年幼时丧母,后母对他进行虐待。冬天,后母给两个亲生儿子穿用棉花絮缝成的衣服,却给子骞穿用芦花絮做成的衣服--衣服看上去厚,却极不保暖。  相似文献   
10.
水稻脂肪含量分布及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收集了籼稻、粳稻、糯稻、旱稻等不同类型的水稻92份,分析了脂肪含量的分布特点,比较了不同水稻脂肪含量的差异及与食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脂肪含量呈曲线分布,平均含量为2.8%,变幅为2.2%~3.8%,主要分布区域在2.5%~3.2%。不同类型的水稻脂肪含量不同,大小依次为糯稻>粳稻>籼稻>旱稻,常规籼稻>杂交籼稻,杂交晚籼>杂交早籼>杂交中籼。与3个蒸煮食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脂肪与直链淀粉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与碱消值的相关性不显著。最后讨论了脂肪对耐储藏性的影响,建议今后在水稻的食味及营养评价中列入脂肪含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