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方水土流失区幼龄果园覆盖--秋大豆春种效益研究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区幼龄果园,园面套种秋人豆作绿肥压埋改土试验,幼龄果尉的地表覆盖率提高,十壤侵蚀减小,地表温度稳定,经三年的改造,土壤肥力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强度侵蚀红壤区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生态治理措施对强度侵蚀红壤区土壤质量的影响,2005年对治理区4种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强度侵蚀红壤区经过5年治理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封禁措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最明显,生态果园措施次之,种植胡枝子最差。全面播种百喜草和封育措施能显著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生态果园措施略差,种植胡枝子改善作用并不明显。同时,这些措施的效果离原始林区的土壤质量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水土流失区幼龄果园,园面套种秋大豆作绿肥压埋改土试验,幼龄果园的地表覆盖率提高,土壤侵蚀减少,地表温度稳定,经3年的改造,土壤肥力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长汀县是我国南方最严重的花岗岩水土流失区之一,其水土流失类型在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2000年成立长汀县水保监测站以来,先后布设了1个气象观测哨4、个水蚀控制站、29个天然降雨径流小区1、18个固定监测样地,初步形成了监测网络并取得了监测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植被恢复的"穿衣法则"概念,针对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植被恢复应结合当地的土壤、植被状况,由内而外、逐层推进,从深根与浅根、常绿与落叶、喜阴与喜阳、阔叶与针叶、速生与慢生等方面科学配置植物品种,使人工种植的树草种逐渐融入到原有的植被群落中,最终形成针阔混交、草灌乔综合配置的稳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长汀县2000年来在以河田为中心的山地退化生态系统开展了新一轮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用“反弹琵琶”的理念指导治理,根据植被从“常绿阔叶混交→针阔混交→马尾松和灌丛→草被→裸地”的逆向演替规律,按不同坡地水土流失的程度进行综合治理,总结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反弹琵琶”重建植被的模式:种树种草增加植被,“老头松”改造改善植被,全面封禁保护植被,种茶种果改良植被,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长汀县是我国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和典型的县份之一。从1940年开始经过60年的治理水土流失仍很严重。为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十五”期间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开展以长汀严重水土流失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契机,重点要解决好:(1)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突出以防为主;(2)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指导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3)增大投入,加快治理步伐;(4)以科技为先导,提高治理技术含量;(5)舆论先行,构建治理新格局;(6)强化领导,为治理工作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对轻、中、强等不同侵蚀程度和长期封禁的林地芒箕生长和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芒箕的盖度、密度、高生长、生物量等都随着侵蚀程度的加重而呈下降趋势,长期封禁林地的芒箕生长最好,盖度达96%,密度为452株/m^2,平均高86cm,生物量10577kg/hm^2,较轻度、中度、强度侵蚀地增加了0.5—2.3、1.4~7.1、0.8~2.0、2.3~7.4倍,强度侵蚀地芒箕生长差,盖度仅29%,密度56株/m^2,平均高18cm。生物量为1256kg/hm^2。土壤侵蚀程度增加,芒箕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降低,根量和根冠比增大,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侵蚀地土壤细菌占43.0%-45.6%,真菌28.3%-35.2%,放线菌21.0%-26.4%,氨化、亚硝化、硝化细菌少,有一定数量的纤维分解菌和磷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多。不同侵蚀土壤中的微生物组成和数量的变化与相应林地的芒箕生长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生物治理措施对强度红壤侵蚀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对以草促林和乔灌混交2种治理措施下的土壤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强度红壤侵蚀群落治24a后,土壤的结构、渗透性、蓄水性能、养分特征、微生物性质及其抗侵蚀能力得到了改善,但土壤养分的恢复程度不高,养分的恢复滞后于物理性质的恢复;质量综合指数分析显示,以草促林治理群落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时代下的长汀水土保持,要突出点上深化、面上延伸、量上扩张、质上提高,重点做好治理流失地、唱响主旋律、带动百姓富、控制新面积等四个方面,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加快实现从荒山—绿洲—美丽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