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对云南省辣木(Moringa oleifera)种植区域的生产状况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综合考虑年平均气温、≥10℃积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指示植物等因素,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结果表明,云南辣木适栽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依洛瓦底江和南盘江等水系的低热河谷区。这为云南省辣木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系统比较了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不同海拔"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差异及其发育期品质指标的积累规律,以期为香格里拉及世界其它高海拔产区优质和特色葡萄与葡萄酒的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较长的日照时长、较强的紫外辐射及较大的温差使得位于海拔2 121m的溜筒江生产的"赤霞珠"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最高(265.16g·L~(-1)),总酸最低(4.01g·L~(-1))。另外,位于海拔2 238m的达日生产的"赤霞珠"葡萄果实总酚、单宁和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8.58mg·g~(-1)、11.54mg·g~(-1)和160.53A520·g~(-1))。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各产地发育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均呈升高趋势,总酸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金沙江流域(瓦卡和达日)比澜沧江流域(西当、斯农和阿东)葡萄果实还原糖快速积累期和总酸快速下降期普遍提前2周左右。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各产地在海拔2 000~2 250m范围内,成熟期葡萄果实中总酚、单宁和果皮总花色苷含量随着葡萄园海拔升高而升高,并均在各流域2 250m附近的葡萄园达最高。随着葡萄园海拔再度升高,到海拔最高的阿东(2 602m),其葡萄果实中总酚和单宁的含量又有所下降,但是果皮总花色苷没有显著变化。金沙江流域2个产地葡萄果实总酚和单宁含量在整个发育期内的积累规律与澜沧江流域4个产地不同,且达到最大值的时期也不同。可能是由于澜沧江流域溜筒江产地的风土条件与金沙江流域类似,其发育期内品质指标,特别是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的变化与金沙江流域具有类似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低海拔(41 m)和高海拔(2 343 m)‘美乐’葡萄产区浆果代谢组和品质的差异和成因,试验采用GPRS-Base系统气象站监测低海拔和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的气象因子,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技术解析低海拔和高海拔产区‘美乐’浆果代谢组的差异,并测定了不同海拔‘美乐’葡萄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总酸含量、还原糖、花青素、总酚、单宁、黄酮、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平均日照时数、生育期总辐射、日均辐射、日均温差、日均温度、生长时期有效积温等气象因子均高于低海拔‘美乐’葡萄产区;与低海拔产区相比,高海拔产区的‘美乐’葡萄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和还原糖含量增加,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减少。代谢通路分析表明:高海拔产区的葡萄浆果积累更多的氨基酸、有机酸、醇、多酚、糖类等物质。代谢通路富集表明:高海拔产区改变了葡萄浆果8条氨基酸代谢、4条碳水化合物、3条脂质代谢和3条氮代谢通路。去趋势化对应分析表明:‘美乐’葡萄园中的气象因子如日均日照时数、生长时期总辐射、日均辐射、温差、日均温度、生长时期有效积温是驱动‘美乐’浆果代谢物积累的主要因子。高海拔和低海拔区域气象因子的差异是‘美乐’葡萄浆果代谢物差异的重要驱动力,高海拔区‘美乐’葡萄浆果通过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多样性策略来适应高海拔环境,提高浆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自1980年以来的30多年间,云南引种试验过200多个葡萄品种,栽培面积由0.15万亩发展到2014年末的约50万亩,葡萄已成为云南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重要果树,加工业也有所发展。通过多年的调查与实践,作者对云南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抗性研究、营养成分、酿酒特性与栽培育种等方面对国内外野生毛葡萄进行系统综述,指出其在种质资源研究方面仍需深入研究,今后利用毛葡萄培育高抗、高功能性成分的葡萄品种是育种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马春花  邵建辉  沙毓沧  陆晓英  白明第  张武 《北方园艺》2017,(24):225-228,前插2
"云葡1号"是以云南野生毛葡萄为母本,以"无核白鸡心"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长势特别旺盛的中熟两性花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果粒整齐紧凑,果皮紫黑色至蓝黑色,平均单穗质量165.0g,每个果实有种子1~4粒,多数2~3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0%~19.0%,味酸甜,用其酿造的红葡萄酒颜色较浅、偏酸。抗白粉病和黑痘病,中等抗霜霉病,不抗灰霉病。在干旱少雨地区尤其适宜作抗旱砧木和庭院绿化栽培。  相似文献   
7.
"云葡2号"是以云南野生雌能花毛葡萄为母本,以"无核白鸡心"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葡萄新品种。抗旱性强,长势特旺盛,扦插容易成活。作砧木嫁接其它品种成活率高,能明显增强接穗品种的长势和产量,没有"小脚"现象,是旱区比较理想的耐旱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昆明地区鲜食葡萄品种的栽培多样性,对17个引种无核葡萄品种在昆明地区的栽培特性和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根据17个品种的熟性可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5类,植株长势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含着良好的选择潜力;(2)17个品种的形态指标变异系数介于13.43%~43.49%,其中百粒重和单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3)可将成熟时的17个品种的果实色泽分为4类,即黄绿色、粉红色、红色和蓝墨色,可滴定酸TA是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4)各品种的穿刺力(Fsk)介于2.38~5.65 N,穿刺能量(Wsk)介于4.24~13.35 mj,不同品种在硬度和口感上存在较大变异;(5)通过建立无核葡萄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得到17个品种的优良度排序,筛选出综合品质优良的品种是‘美丽无核’‘紫甜无核’和‘郑果大无核’,最差的品种是‘希姆劳特’‘康能无核’‘金星无核’,同时可将17个品种聚为6类,较好地区分开了不同优良度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10.
对云南省辣木(Moringa oleifera)种植区域的生产状况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综合考虑年平均气温、≥10℃积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指示植物等因素,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结果表明,云南辣木适栽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依洛瓦底江和南盘江等水系的低热河谷区。这为云南省辣木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