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的诸因素 葡萄试管苗的移栽,是葡萄幼苗由弱光、恒温、湿度近饱和及半异养型的状态转移至自然条件及自养型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诸因素中,光照、湿度、苗龄、移栽基质是决定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关键。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处理,获得有关参数,经综合分析,以确定试管苗移栽的最适条件。 (一)光照强度与试管苗移栽成活:试管苗在瓶内为半异养型,其碳素来源除靠自身较弱的光合作用获得外,主要由培养基中摄取。试管苗由瓶内移至瓶外,其生理性状转化为完全自养型,光照是必要条件。采用光照强度为2400 Lx的处理,成活率明显高于13…  相似文献   
2.
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分析了不同疏粒量处理对始熟期后葡萄叶片内容物、果实大小、果实糖酸含量及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始熟期开始随着果实成熟,对照和处理的果实纵横径及糖含量均逐渐增加,而果实酸含量及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都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活性却持续升高。另一方面,在相同果实成熟期随疏粒量的增加,果实糖含量明显上升,酸含量明显下降,而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及细胞壁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均升高。另外,疏粒处理对各时期果实纵横径、叶片叶绿素影响不大,但随疏粒量的增加,各时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却逐渐降低。对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叶片可溶性糖及果实含糖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活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果实含糖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且随着果实疏粒量的增加,相关性有升高趋势。总之,葡萄果实成熟期疏粒处理对葡萄果实中的酸性转化酶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最终可能改变了葡萄树体的库源关系,增加了果实库强,使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分配到果实中。  相似文献   
3.
不同架式栽培的玫瑰香葡萄成熟期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7年生棚架和篱架栽培模式下的玫瑰香葡萄为试材,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了挥发性物质成分相对含量在成熟期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采收期推迟, 两种栽培模式下葡萄的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均明显增加, 酮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减少, 萜类物质总的相对含量也有下降趋势; 不同形态萜类物质相对含量比例因采收时间不同而有差异, 前期结合态比例明显高于游离态, 后期两者比例相当。篱架葡萄成熟后期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棚架, 而酮醛类物质和萜类物质相对含量低于棚架。桉叶油素主要以结合态存在, β - 月桂烯则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两种物质在棚架葡萄上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篱架。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甲壳素对葡萄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试验用甲壳素处理土壤为试验组,以不添加甲壳素处理为对照组,利用16S r DNA和ITS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中的细菌与真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试验组土壤中的细菌及真菌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甲壳素能明显改善葡萄园土壤的微生物群结构,促进养分分解,提高土壤质量,从而促进植株生长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低海拔(41 m)和高海拔(2 343 m)‘美乐’葡萄产区浆果代谢组和品质的差异和成因,试验采用GPRS-Base系统气象站监测低海拔和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的气象因子,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技术解析低海拔和高海拔产区‘美乐’浆果代谢组的差异,并测定了不同海拔‘美乐’葡萄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总酸含量、还原糖、花青素、总酚、单宁、黄酮、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平均日照时数、生育期总辐射、日均辐射、日均温差、日均温度、生长时期有效积温等气象因子均高于低海拔‘美乐’葡萄产区;与低海拔产区相比,高海拔产区的‘美乐’葡萄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和还原糖含量增加,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减少。代谢通路分析表明:高海拔产区的葡萄浆果积累更多的氨基酸、有机酸、醇、多酚、糖类等物质。代谢通路富集表明:高海拔产区改变了葡萄浆果8条氨基酸代谢、4条碳水化合物、3条脂质代谢和3条氮代谢通路。去趋势化对应分析表明:‘美乐’葡萄园中的气象因子如日均日照时数、生长时期总辐射、日均辐射、温差、日均温度、生长时期有效积温是驱动‘美乐’浆果代谢物积累的主要因子。高海拔和低海拔区域气象因子的差异是‘美乐’葡萄浆果代谢物差异的重要驱动力,高海拔区‘美乐’葡萄浆果通过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多样性策略来适应高海拔环境,提高浆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酯类是影响葡萄酒香气的主要成分,使用果香型葡萄酒酵母能够酿造酯类含量相对较高的葡萄酒,提升葡萄酒的香气质量。因此,选育果香型葡萄酒酵母具有重要意义。现通过5种不同的育种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对国内外果香型酵母的选育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未来果香型葡萄酒酵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15~16日葡萄转色末期,在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园应用纽扣式温度记录仪监测行间生草的葡萄叶幕下和通风带处的温度昼夜变化动态,以清耕制为对照.结果表明,行间生草葡萄叶幕下温度白天比清耕制低1.64℃,夜间比清耕制低1.69℃,优化了叶幕下温度,既有利于光合生产又减少了夜间的呼吸消耗,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南北行向行间生草比东西行向的葡萄叶幕下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生产及植株有机物的积累,有利于葡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葡萄新梢内源激素含量与幼树丰产性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国引进的克瑞森、皇家秋天和红宝石无核葡萄新品种在山东表现出不同的丰产性能。本研究从花芽分化临界期葡萄新梢内源激素的角度,探讨3个品种幼树丰产性能与新梢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势强、花芽分化差、3年生不能丰产的幼树,新梢在花芽生理分化期的IAA、GA3、ZR+dZR和iPA的含量较高;生长势相对较弱、花芽分化好、3年生能丰产的幼树,新梢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表现出较低的IAA、GA3、ZR+dZR和iPA含量。砧木嫁接能降低新梢内源激素的含量,提高葡萄幼树的丰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红枫’葡萄是以‘巨星’为母本,以‘丰宝’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单穗质量760 g。果粒圆形,紫红色,单粒质量7 g,皮薄,果肉软,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5.5%,酸0.46%,风味佳,品质优。在山东潍坊地区7月下旬成熟。丰产,抗性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适合蜂蜜酒发酵的优良工艺条件,以2批荆条蜜(白色和浅琥珀色)为原料,在酒精发酵前对发酵醪液进行加热处理,以不加热处理的样品为对照,采用酿酒酵母FX10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蜂蜜酒的各项理化指标及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酒样中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酯类39种、醇类20种、酸类8种、萜烯类4种、羰基化合物6种。加热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蜂蜜酒中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有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9-十六碳烯酸乙酯、异戊醇、β-苯乙醇、辛酸和癸酸。对蜂蜜酒中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加热处理的酒样中酯类物质对酒香贡献较大;对照酒样中酯类物质对酒香贡献较小,而醇类物质是其主要挥发性成分。本研究结果为蜂蜜酒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