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1.
菏豆38是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以黄沙豆为母本、菏豆12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培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2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菏豆38为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干基)含量45.02%,粗脂肪(干基)含量19.08%,蛋白质、脂肪含量合计64.10%。菏豆38株型紧凑、分枝中等,适宜种植密度为1.0万~1.3万株/667m2。为促进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菏豆38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对其系谱来源、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梁邦平  刘艳  张中起 《中国种业》2021,(11):121-122
菏豆39是由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以菏豆17号作母本、中黄1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山东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1.0kg/667m2,较对照品种菏豆12号平均增产5.5%,2019年参加山东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2.9kg/667m2,较对照菏豆12号增产6.1%,平均百粒重22.3g;经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 SC-3和SC-7株系均表现为中感。该品种高产、优质、商品性好,202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品种特征特性、产量变现及其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在73个小麦品种中的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掘小麦抗穗发芽种质资源,并对与抗穗发芽相关的分子标记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73个国内外小麦品种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同时利用4对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Vp-1B3、wmc104、Xbarc170、Xgwm155)对上述品种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73个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差异明显,发芽指数变化范围为0.29%~88.48%,其中13个品种的发芽指数小于10%。分析发芽指数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表明,Vp-1B3标记与穗发芽抗性相关,wmc104、Xbarc170、Xgwm155标记与穗发芽抗性相关性不显著。烟农23、兰考181、陕农33、西农585、美105、美231、PBW550、DL788-2等8个品种为具有Vp-1Bb基因型的高抗穗发芽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在育种和生产上可利用的纹枯病稳定抗源,采用温室牙签接种法对156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存在纹枯病抗性差异,共筛选出36份两年表现稳定中抗及以上的种质材料,包括10份国内改良品种,16份美国引进小麦材料和10份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材料。其中,Y-83-1和Y-83-3两年表现稳定抗病,且农艺性状较好,可作为抗小麦纹枯病育种的稳定抗源。  相似文献   
5.
利用农艺性状优良的普通小麦品系W770B(2n=6x=42,AABBDD)与墨西哥黑麦(Secale cereale L. 2n=2x=14,RR)杂交,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再经过多次与W770B回交,筛选出若干性状优良的衍生系。在大田用抖粉法人工接种条锈病混合菌种(CYR31,CYR32)对衍生系进行多次鉴定,筛选出对条锈病混合菌种(CYR31,CYR32)高抗的衍生系8-2-1。为了明确小麦新种质8-2-1的遗传基础,为该种质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细胞学、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子标记(SCAR,SSR)、SDS-PAGE、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和农艺性状调查对其进行鉴定分析。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8-2-1具有42条染色体(2n=42=21II);以黑麦DNA为探针的原位杂交(GISH)鉴定结果表明,8-2-1具有黑麦染色体信号;黑麦特异SCAR标记和1RS上的SCAR标记能够同时在黑麦和8-2-1中扩增出特异条带;小麦各个基因组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只有小麦1BS上的SSR标记不能在8-2-1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8-2-1为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SDS-PAGE 结果表明,8-2-1亚基组成为Null、7+8、2+12,与W770B(Null,7+16,2+12)在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存在差异。8-2-1粗蛋白含量(干基)、面筋含量(湿基)达到中筋小麦标准;Zeleny沉降值符合弱筋小麦标准。农艺性状调查发现,8-2-1具有早熟、大穗、大粒等优点。因此,8-2-1可为培育高产、抗病和优质小麦新品种提供重要的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6.
菏豆41为菏泽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2022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220002。该品种高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合在山东省进行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7.
黑麦(Secale cereale)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重要三级基因源,具有小麦改良所需要的多种优良性状。为丰富小麦杂交育种新的种质资源,利用墨西哥黑麦(2n=2x=14,RR)与普通优质小麦W770B(2n=6x=42,AABBDD)杂交,经过多年筛选,选出若干优良性状的衍生系,在小麦五叶期时用PDA培养基培养的带纹枯病菌的牙签,接菌到小麦芽鞘内,温室内培养,5周后鉴定纹枯病发病等级,计算病情指数,为了结果的准确性,经过多次牙签法鉴定,筛选出病情指数为PI=32.8%的抗病衍生系7-1。为明确衍生系7-1的遗传成分,本研究综合采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特异序列扩增(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分子标记、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和醇溶蛋白分析。对7-1的根尖细胞和花粉母细胞的细胞遗传学观察表明7-1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稳定2n=42=21Ⅸ;以黑麦DNA为探针的GISH分析观察表明7-1含有两个黑麦染色体臂;黑麦基因组SCAR标记分析表明,D15和P13LF/R能够在黑麦和7-1中扩增出黑麦特异条带,黑麦1RS SCAR标记分析表明,ω-sec-p1/ω-sec-p2、ω-sec-p3/ω-sec-p4和IB-267能够在黑麦和7-1中扩增出黑麦目的条带,说明7-1具有黑麦1RS染色体;筛选小麦每条染色体长短臂上的多对引物,在7-1中只有1BS上的引物Xgwm264和Xgwm11未能扩增出相应条带,其余染色体上的引物均扩增出了条带,说明7-1中缺失了小麦1BS染色体;醇溶蛋白分析表明7-1中扩增出了1RS黑麦碱条带,由此证实了小麦染色体1BS被黑麦染色体1RS所替换,该材料为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本研究中7-1为抗纹枯病的1BL/1RS易位系,为小麦纹枯病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拓宽了小麦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挖掘利用滨麦优异基因,并丰富小麦遗传种质资源,利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EST-STS分子标记、SSR分子标记等技术,对从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硬粒小麦D4286杂交F_7代材料中筛选出的1个遗传稳定的小滨麦异代换系DM2411进行了鉴定。细胞遗传学观察表明,DM2411的染色体主要构型为2n=42=21Ⅱ,遗传稳定。根尖体细胞和花粉母细胞的原位杂交研究表明,DM2411含有1对滨麦Ns基因组。SSR分析表明,DM2411可能缺失了小麦2D染色体。EST分析表明,DM2411可能含有滨麦2Ns染色体。形态学调查表明,DM2411的株高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山东省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利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国家统计局网站、山东省统计局网站、菏泽市统计局网站等获得菏泽市大豆育成品种信息、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等数据,并分析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发现,大豆种植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大豆育种企事业单位数量较少、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不足、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耐盐碱大豆品种选育空白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加强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利用、建立生物育种技术平台、扩大育种目标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菏泽市大豆产业发展和种业振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