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农业科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付程  史学正  王洪杰  张庆利 《土壤》2003,35(4):330-333
在GIS的支持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苏南典型地区原锡山市土壤全Zn和有效Zn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土壤全Zn和有效Zn含量与土壤颗粒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全Zn和有效Zn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结构性,其空间相关范围分别达到6.6km和7.5km。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土壤全Zn含量在研究区域东北部最低,东南部相对较高;有效Zn含量与全Zn有着相似的空间分布趋势,受土壤自身特性的影响,其含量在北部地区普遍较低。土壤全Zn和有效Zn含量与土壤粘粒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砂粒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皖南紫红色砂石岩上发育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也萍  刘付程 《土壤学报》2007,44(5):776-783
对皖南不同时期紫红色砂石岩上发育的8个土壤剖面,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进行鉴别、检索、分类定名。阐述发生分类紫色土的2个亚类级土壤类型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为3个土纲,即均腐土、雏形土和新成土;3个亚纲,即湿润均腐土、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4个土类和6个亚类。提出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紫色土分类系统;并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进行了参比。讨论了皖南紫红色砂石岩上发育为均腐土的成土环境条件,同时对发生分类紫色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类别检索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太湖典型地区耕层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适用于研究区域土壤全氮制图的最佳邻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块段克立格(Block Kriging)法绘制了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性在40km步长变化域上表现为明显的各向同性,超出这个范围,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的各向异性明显增强,以40km步长变化域上土壤全氮的空间结构特征作为Kriging插值依据有助于提高制图精度。制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全氮含量在江阴和宜兴两市境内普遍较高,锡山和武进两市相对较低;且高值斑块区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圩田区,这是人为施肥和土壤特性共同影响的结果。Kriging估值标准差分布图可为评价和提高制图精度提供十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4.
刘付程  顾也萍  胡德春  钱进 《土壤》2002,34(1):27-31
分析了皖南紫、红色砂页岩上发育的6个土壤剖面的属性特征,并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对其进行系统分类,结果表明,这6个土壤分别隶属于淋溶土和雏形土两个土纲,文章最后还简要地讨论了在皖南地区的成土环境条件下,紫红色砂页岩上发育的土壤能形成粘化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
安徽宣城样区土系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样区岗坡地第四纪红土、下蜀黄土与沟谷地黄土性堆积物母质所发育的土壤 ,确立了 12个特征土层 ,并以特征土层的种类、排列及性状 ,进行了土系的具体划分  相似文献   
6.
安徽休屯盆地紫色土的特性和系统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了休屯盆地不同时期紫红色沉积岩上发育的 6个紫色土剖面 ,系统地研究了其属性特征 ,并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 ,鉴定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检索了土壤系统分类的名称。同时也指出了现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在紫色土系统分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7.
8.
苏南典型地区土壤颗粒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地统计学和GIS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苏南典型地区耕层土壤颗粒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运用块段普通克立格法(BlockKriging)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制作了不同粒径土壤颗粒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不同粒径土壤颗粒在较大的范围内存在着空间相关性,砂粒和粉砂的空间相关距离达到243km,粘粒也达到81km;不同粒径土壤颗粒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性达到70%以上,反映了土壤颗粒在研究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Kriging插值结果更直观地反映了研究区域土壤颗粒的空间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金坛市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质量是土壤特性的综合反映,也是揭示土壤条件动态的最敏感的指标[1] ,因而能体现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质量变化,不仅可以为探讨土壤环境的变化趋势提供一种理论方法,而且可以阐明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方向。因而,土壤质量一直是土壤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地统计学能够对研究对象的空间格局进行检验、模拟和估计。空间局部内插法提供了最小方差的无偏估计,在生态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 。考虑到土壤属性空间上的渐变性与一定范围内属性信息的空间相关性,因而地统计学的方法用于研究土壤的时空…  相似文献   
10.
对宣郎广岗丘地区40个土壤剖面,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进行鉴别、检索、分类定名。阐述土壤发生分类体系的11个亚类级土壤类型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为5个土纲,即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5个亚纲,即水耕人为土、湿润富铁土、湿润淋溶土、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15个土类和23个亚类。参比关系复杂,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提出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该区土壤分类系统;并讨论了该区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之间具体土壤类型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对土壤类型的正确参比、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应用与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