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1辣椒枣观果和鲜食、制干均优的观赏品种。果实10月初成熟,锥形或长椭圆形,果尖翘起,形状似红辣椒,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1g左右,最大22g。果肉绿白色,肉质酥脆,汁液多,酸甜可口,总糖27.69%,酸0.57%。鲜食品质优良,可食率94.08%。该品种树冠中大,枝条中密,适应性强,抗风、耐旱、耐涝、耐盐碱,丰产稳产。可用于庭院、观光果园栽植,也可用于制作盆景。2茶壶枣观果和鲜食兼用,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6g,果面平整光滑,果皮紫红色,鲜艳具光泽。果肉绿白色,质地粗松略绵,汁液中多,味甜略酸,可溶性固形物25%。果形奇特:椭圆形,肩部或近肩部有2…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氯地乳膏中氯霉素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固定相为:安捷伦Cl8(4.6mm×250mm,5μm),甲醇-乙腈-0.025mol/L磷酸二氢钠(25:25: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醋酸地塞米松在10~100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氯霉素在50~500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醋酸地塞米松和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99.5%,RSD为0.86%(n=6)、0.83%(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氯地乳膏中醋酸地塞米松和氯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荣成市苹果矮砧宽行密植栽培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条件下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粒重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存在差异,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不同播期之间的籽粒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但播期对偃展4110的千粒重影响不大。在不同播期下,灌浆过程中平均灌浆速率、快增期灌浆速率对粒重的影响较大。播期对不同品种灌浆高峰出现的日期影响基本一致,早播期>晚播期>中播期.但较早播种时,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晚播时偃展4110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播期对4个品种产量的影响均以中播最高,在河南旱区生态条件下,似偃展4110的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洛旱6号、洛麦21号等似豫麦49的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灌溉次数对小麦子粒产量、子粒营养品质和子粒加工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灌水次数(3个水平),副区为品种(2个水平).共6个处理,重复3次。灌水次数为:W0全生育期不浇水;W1全生育期浇1水(拔节水);W2全生育期浇2水(拔节水+开花水)。小麦品种分别为郑麦7698和新麦26。[结果]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水平逐渐增加,并达显著差异水平。郑麦7698产量W1和W2极显著高于W0,且W1高于W2,但差异不显著。新麦26产量W2极显著高于W1和W0,W1和W0之间无显著差异。灌水次数对不同品种蛋白质舍量的影响不同;新麦26的蛋白质含量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郑麦7698蛋白质含量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W2高于W1、W0,并达极显著差异水平,W1又高于W0,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湿面筋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郑麦7698湿面筋含量W0和W1极显著高于W2,W0和W1间无显著差异;新麦26湿面筋含量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稳定时间表现,郑麦7698的W2显著高于W0和W1,W0和W1间无显著差异;新麦26的W0显著高于W1和W2,W1和W2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黄淮麦区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对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所属红松阔叶林进行经营,并对经营前后林分的基本特征与状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郁闭度由0.85下降到0.80,林分密度由1 186株·hm-2下降到992株·hm-2;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90,仍为随机分布;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792,较经营前略有上升;直径分布仍为倒"J"型。顶级树种红松的相对显著度明显上升,由经营前的8.26%上升到经营后的9.57%,优势度从经营前的0.230上升到经营后的0.264;珍贵树种黄檗及主要伴生树种的优势度均呈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7.
洛麦1号(原名洛阳8716)是洛阳农科所1987年采用太谷核不育杂交技术选育的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1997~2000年参加河南省高肥组区试,2000~2002年参加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验,2002年7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2007”。  相似文献   
8.
洛麦1号(原名洛麦8716)是洛阳市农科所1987年采用太谷核不育杂交技术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1997~2000年参加河南省高肥组区试,2000~2002年参加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验,2002年7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洛麦1号”,审定编号为“2002007”。几年来,该品种在各级试验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不仅表现高产稳产、穗大粒多、长相清秀、抗病抗热,而且品质优良,是一个理想的适应水肥地中晚茬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选择人工繁育已实现规模化的澜沧江中上游土著鱼光唇裂腹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野化及放流技术研究,探索光唇裂腹鱼人工繁殖鱼苗野化及增殖放流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停食野化组放流前10 d减少喂食且放流前5 d停食效果最佳;流水野化组放流前10 d加大流水野化效果最佳;放流规格组以全长3~8 cm时效果最佳;放流方式组以平衡水温放流方式效果最佳。试验结果可为提高澜沧江野生土著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的鱼苗成活率和增殖放流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水温13~20℃下,将体长为3~5cm、鳃丝检出活体指环虫和斜管虫的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幼鱼放入装有10L水的充气水桶中,采用CuSO_4和FeSO_4·7H_2O合剂(5∶2,简称CuFe合剂)和精致敌百虫粉杀灭,比较联合用药及先后用药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联合用药系指精致敌百虫的浓度分别为2g/m~3、3g/m~3、4g/m~3、5g/m~3和6g/m~3,然后加入0.7g/m~3CuFe合剂;先后用药系指剂量同下,但先使用敌百虫杀灭指环虫,再使用CuFe合剂杀灭斜管虫。设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物对两种寄生虫的杀灭作用显著,但是对鱼体的伤害较大;先后用药时,效果不如联合用药明显,但是对鱼体的伤害较小。若鱼体同时感染指环虫和斜管虫时,需酌情用药;若鱼体感染严重,建议联合用药;在感染初期,建议以上两种药物先后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