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分析了朱鹮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以及朱鹮自然保护区发展有机产品的可行性。进一步论述了朱鹮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的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朱鹮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的评价体系:目标层、项目层、评价因素层和指标层;政策体系:国家法律体系、政府行政体系、民俗民约体系;评价监控管理体系:国家法律、政府行政、经济活动方面和管理过程方面,并对这一评价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保护朱鹮自然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建立朱鹮自然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评价体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能为有机产品产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供政府管理、监控、指导产业发展,以及能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有机农产品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种植、养殖为基础,依靠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介绍了陕西省有机农产品发展的优势,揭示了陕西省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Tritileymus)与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以八倍体小滨麦作母本,硬粒小麦作父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平均为28.47%,而其反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仅为5.84%。杂种F1自交结实率极低,平均为1.11%;F1形态兼具硬粒小麦、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和滨麦(L.mollis)特性;杂种F1PMCMI染色体构型主要是14 14 ,平均为13.51 13.82 0.14 0.10 0.02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与滨麦J、N染色体组配对频率分别为3.02%和3.57%,说明D组与J、N组间基本无同源关系。同时杂种F1PMC后期有落后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末期和末期出现大量二分孢子、四分孢子带微核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研发优质葛根汁及葛根饮料产品,以葛根为试材,通过对比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葛根汁及葛根汁饮料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配方,通过抗氧化试验,评价葛根汁及葛根饮料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鲜葛根经清洗、破碎和打浆,于90℃,30 min条件下糊化,用α-淀粉酶在90℃条件下液化2 h,再用β-淀粉酶于60℃条件下糖化2 h,经过滤压榨后获得的葛根汁品质最好,葛根汁中黄酮含量为0.45 mg/m L。对比试验优选的葛根饮料黄酮含量为0.20 mg/m L;葛根原汁与葛根饮料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接近,对比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葛根汁远高于葛根饮料。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朱鹛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以及朱鹛自然保护区发展有机产品的可行性。进一步论述了朱鹛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的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朱鹛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的评价体系:目标层、项目层、评价因素层和指标层;政策体系:国家法律体系、政府行政体系、民俗民约体系;评价监控管理体系:国家法律、政府行政、经济活动方面和管理过程方面,并对这一评价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保护朱鹛自然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建立朱鹛自然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评价体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能为有机产品产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供政府管理、监控、指导产业发展,以及能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绿茶粉、红茶粉、黑茶粉对3个筋力面粉(SF、MF、WF)糊化特性的影响,为茶叶粉在食品开发和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西农364’、中筋小麦‘西农538’、弱筋品系‘522-1’作为供试材料,把3类茶叶粉以0%、2%、4%、6%、8%、10%的质量分数添加到3个筋力的面粉里,利用快速黏度仪(RVA)测定面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强筋面粉(SF)的峰值黏度、回生值低于中筋面粉(MF)和弱筋面粉(WF)。强筋面粉(SF)崩解值最小,弱筋面粉(WF)崩解值最大;3类茶叶粉对低筋面粉的热稳定、抗剪切力和耐搅拌力增强最明显,其次是中筋面粉和强筋面粉;随着3类茶叶粉添加量的增大,3个筋力面粉冷糊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冷糊老化速度逐渐减弱;峰值时间随着茶叶粉添加量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峰值温度受茶叶粉影响很小。绿茶粉、红茶粉、黑茶粉对3个筋力面粉黏度特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给不同筋力的面粉里添加适量的不同种类茶叶粉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或改善面粉的质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选用陕西汉中6个茶叶主产县12个具有代表性的汉中仙毫样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共鉴定出85种香气成分。采用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3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并建立汉中仙毫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汉中仙毫的特征性香气成分有芳樟醇氧化物Ⅰ、芳樟醇、(-)-α-荜澄茄油烯、茉莉酮、肉豆蔻酸乙酯、13-甲基十四烷酸乙酯、丁基十四烷基酯、棕榈酸乙酯、十五酸乙酯9种芳香物质,所构建的香气评价模型评判的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综合评价样品香气品质排序为C类(采自南郑和城固)A类(采自西乡和镇巴)B类(采自南郑和城固)。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茶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以小麦西农538(中筋)为供试材料,分别添加0、2%、4%、6%、8%和10%的绿茶、红茶和黑茶3类茶叶粉于面粉中,并对其进行面团流变学特性及糊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3类茶叶粉均可显著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及糊化特性。随着茶叶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吸水率均显著增大;添加2%~10%的绿茶粉及6%~10%的黑茶粉,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显著提高,弱化度均显著降低。添加6%的绿茶粉时,面团的拉伸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增幅均达到最大值,延伸度出现小幅度升高的拐点;添加4%的红茶粉,面团的拉伸面积显著增大,继续增加添加量则变化不明显;黑茶和红茶粉添加量分别大于4%和6%时,面团延伸度均显著降低。面粉中添加适量的茶叶粉可改善面粉的品质,绿茶粉的添加对面团网络结构形成速度和面团筋力的改良效果大于红茶粉和黑茶粉。面粉糊化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峰值时间、回生值随着茶叶粉添加量的增大均呈不同幅度的降低趋势;3类茶叶粉对面粉糊化的热稳定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依据我国《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1~4—2005)所规定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及控制值,采用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田环境质量临测技术规范》推荐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大气的4项污染指标,土壤的10项污染指标,灌溉水的8项污染指标,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朱鹮自然保护区大气、土壤、灌溉水环境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值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值均小于0.7,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处于“清洁”水平,达到“安全”等级,符合目前国家规定的有机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食品HACCP体系认证与国际规则对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HACCP体系与食品安全性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危害、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管理方法,是一种分析和评价食品生产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安全性的通用工具,也是一种在食品生产及一系列相关产业中都极其重要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