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1.
北非蝎昆虫毒素AaHIT1(Androctonus australis Hector insect toxin)是从北非蝎毒液中提取的专一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的毒素,对人畜无害。本文根据已发表的AaHIT1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偏爱密码子的AaHIT1基因。将AaHIT1与质粒载体PYES2连接,构建得到PYES2/AaHIT1重组质粒,转化酿酒酵母菌INVSC1得到基因工程菌IN-VSC1-AaHIT1。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检测证明北非蝎毒素AaHIT1已在酿酒酵母菌INVSC1中表达。抗虫试验表明:INVSC1-AaHIT1及其上清液对粘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具致死作用,说明AaHIT1基因在酿酒酵母菌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2.
用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羊肚菌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珍  白晨  陆文蔚 《食用菌》2009,31(5):32-34
通过摇瓶正交试验,研究了用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羊肚菌液体发酵适宜培养基为:蔗糖2%,玉米粉2%,酵母膏1%,豆粕粉1%,无机盐KH2P040.05%,MgSO4 0.05%,FeS040.1%,ZnCl20.1%,可以获得干菌丝体17.0g/L、胞内与发酵液多糖积累量分别为14g/L、0.78g/L。在此基础上,采用10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发酵试验,结果与摇瓶相符。  相似文献   
3.
以松茸子实体为DNA参照样品,对疑似松茸菌株Z-s、R-b、H-c进行亲菌鉴定。运用RAPD-PCR技术,采用筛选的5个随机引物对1个供试松茸子实体及3个疑似松茸菌株Z-s、R-b、H-c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PCR鉴定,获得DNA指纹图讲;分析菌株Z-s、R-b、H-c间及其与松茸子实体间DNA同源性及遗传相似度,以鉴定疑似松茸菌株Z-s、R-b、H-c是否是目的松茸菌株。实验结果其相似系效分别为:Ssz 35.7%;Sbz 74.1%;Scz 76.9%,可以看出疑似菌株Z-s与松茸子实体DNA指纹图谱差异比较明显,相似系数只有Ssz 35.7%,而疑似菌株R-b和H-c则和松茸子实体的DNA指纹图谱比较相近,相似系数分别为Sbz 74.1%,Scz 76.9%。在分离菌株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表型鉴别的基础上,初步判定疑似菌株R-b和H-c-很可能是目的松茸菌株。  相似文献   
4.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难度大、实践教学的局限性造成本科生知识体系掌握不足和实践训练缺乏等问题,结合实际生产数据开发的切达干酪虚拟仿真操作平台,采用干酪加工作为载体的大案例贯穿全课程教学,衔接各个单元操作及章节内容,通过学生的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结合学生反馈信息,将重点难点的理论知识进行针对性课堂讲解,以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结果表明,教学班与对照班相比成绩极显著提高,对提高学生兴趣、发挥主动性、避免填鸭式教学的弊端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晨  王淑珍  陆文蔚 《食用菌》2010,32(1):17-19
通过摇瓶正交试验,在确定了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了用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羊肚菌液体发酵适宜条件为:22℃、pH7.0、120r/min,10%接种量,装量100mL/250mL,时间4d,获得干菌丝体17.0g/L、胞内与发酵液多糖积累量分别为14g/L、0.78g/L。在此基础上,采用10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发酵试验,结果与摇瓶相符。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植物促生菌S3-1菌株对设施土壤氮循环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处理土壤中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及好氧性固氮菌的数量,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amo A基因的多样性,同时对小白菜抗坏血酸、硝酸盐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悬液处理组(SBS)的小白菜叶片长度、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含量比对照组(CK)分别提高23.14%、29.92%和32.04%,发酵液处理组(SFL)和菌体处理组(SC)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极显著低于LB处理组(P<0.01)。SBS组土壤的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与好氧性固氮菌的数量较CK和N处理组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加更为显著,且两者之间的数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SFL处理组和SC处理组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LB处理组;优势群落分析显示:SFL处理组丰度增加的主要是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细菌,而SC处理组丰度增加的主要是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细菌;独有种群分析显示:SFL处理组独有的OTUs数量显著高于SC处理组和LB...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