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筛选出高效的解磷微生物,提高磷的有效利用,采集向日葵、小麦、豆科等不同种植区单株的根际土壤,采用平板溶菌圈法从土壤中进行分离筛选,初步筛选出3株解磷菌JLX-1、JLX-2、JLX-3,研究不同条件对其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LX-3的解磷能力较高,溶磷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比值D/d为2.09。菌株JLX-3在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时,溶磷量分别为5.572、5.520mg·g~(-1),在氯化钠浓度为0.3g·L~(-1)、pH 7时解磷效果较好。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将菌株JLX-3鉴定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番茄作为巴彦淖尔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番茄晚疫病为害日趋加重,造成番茄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该文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及发病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滴灌技术等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防治番茄晚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邸娜  郑娜  韩海军  王靖  崔超  郑喜清 《作物杂志》2020,36(6):197-60
以不同列当抗性向日葵根系分泌物作为萌发刺激物,研究其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不同向日葵品种对列当抗性差异响应的机制,为向日葵列当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根系分泌物的稀释倍数对向日葵列当的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其中TP-3313和SH363-M根系分泌物在稀释50倍时达到最大萌发率,而3638C根系分泌物在稀释75倍时达到最大萌发率,整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不同列当抗性的向日葵根系分泌物诱导向日葵列当萌发的效果不同,向日葵列当萌发率表现为TP-3313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传统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从实验内容、学生参与实验的程度、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对果斑病表现不同抗性的哈密瓜品种的蜡质含量,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种皮的蜡质含量与感病品种种皮蜡质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在叶片上,接种后哈密瓜对果斑病的抗性与叶片的蜡质含量之间无相关性。可见,种皮的蜡质含量可作为衡量哈密瓜抗果斑病的1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向日葵食葵品种LD 3939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种子引发处理:(1)用100 mmol/L NaCl溶液对种子引发处理0、4、8、12、24、36和48 h;(2)用0、50、100、150、200、250和300 mmol/L NaCl溶液对种子引发处理12 h。在以上2个处理基础上,研究其对100 mmol/L NaCl溶液胁迫条件下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引发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向日葵种子的吸水速度和吸水量,随种子引发时间的延长和引发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平均发芽时间则呈相反趋势。用100 mmol/L Na Cl溶液对种子引发处理8 h,或用50 mmol/L NaCl溶液对种子引发处理12 h,可显著促进向日葵种子在盐胁迫下萌发,缩短萌发周期,提高萌发质量,增强耐盐性。  相似文献   
7.
以高感列当的食用向日葵品种"SH363"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播期、磷肥施用量和化学除草剂对向日葵列当寄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列当寄生程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月14日和6月21日播种,向日葵列当寄生数量明显减少,适时晚播可以减轻向日葵列当的危害;磷肥施用量为337.5 kg/hm2时,相对对照及其他处理,列当寄生数量最少;不同剂量的48%仲丁灵、48%氟乐灵和72%金都尔处理对列当寄生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为72%金都尔(用量为5400 m L/hm2),在减少列当寄生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巴彦淖尔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体产业。文章主要阐述了巴彦淖尔市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邸娜  郑喜清  韩海军  李旭红  李亚珍  王靖  张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88-11889,11907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一大类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和保健作用,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李旭红  尹嘉敏  郑喜清  邸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30-10231,10260
对巴彦淖尔市发展宿根花卉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市区公共绿地宿根花卉种类、栽培情况、应用形式等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当地发展宿根花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