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8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植棉业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有400余年植棉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其植棉区域、技术和棉花品种不断发生变化。全省分为锦州、朝阳、辽南、辽北4个棉区,最大植棉面积为44万hm^2,最少为2hm^2,棉区逐步向宜棉区朝阳和锦州棉区集中。1982年前为裸地栽培,以后多实行膜覆盖栽培。辽宁自育棉花品种30余个。  相似文献   
2.
辽棉19号以辽205为母本,以新棉33B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在人工病圃多年定向筛选育成.亲本辽205高抗枯黄萎病、特早熟、优质、高衣分,新棉33B抗棉铃虫,晚熟,衣分较低.该组合1995年配制,1996年种植于人工病圃,1996-2000年连续多年在人工病圃定向筛选和南繁加代,2000年定系为辽4830并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1-2002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同时进行生产试验,表现出突出的抗虫性、抗病性和显著的增产优势,产量居参试品系之首,200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辽棉14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从198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692*1038”后代中选育出的早熟、抗病、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6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辽棉14号早熟性好,抗病性强,产量优势明显,纤维品质优良,符合国家棉花育种目标要求,在未来的几种中,将广泛地应用于辽宁等特早熟棉共和黄河流域夏播棉区。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辽宁省棉花品种现状,分析了辽宁省棉花品种选育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千斤棉"创建实施办法,经首席科学家批准,2010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组织实施了"千斤棉"创建示范点1个,集中连片种植辽棉21号5.33 hm2.实测结果: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6357 kg,比当地主栽品种3750 kg增加2607 kg,增产69.5%,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再创辽河流域子棉单产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6.
辽棉 1 7号 (原品系代号 1 2 84)系我所有性杂交 ,定向培育 ,在人工枯、黄萎病混生病圃上多代连续选择育成的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 ,2 0 0 0年 1 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1 982年根据育种目标要求 ,以兼抗枯、黄萎病品系 78- 40 84为母本 ,以长绒、高衣分、早熟材料82 - 42 5 8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其后代在人工病圃上繁殖加代 ,并从 F2 代开始以抗病为重点 ,以早熟、丰产及纤维品质的综合改良为目标 ,进行连续多代的单株选择和株行、株系筛选 ,于 1 989年育成品系辽 1 2 84。同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 ,…  相似文献   
7.
探讨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皮棉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明确其产量育种的主攻方向,以1套陆地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及F1为材料,采用相关与通径分析的方法,对5种环境条件下代换系亲本及F1的皮棉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以铃数最大,铃重次之,衣分最小,且F1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在所有环境下均比代换系亲本要小。铃数、衣分及铃重与皮棉产量均呈正相关,除个别环境外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和偏相关系数在代换系亲本中以铃数最大,而F1中则以衣分最大。衣分,铃数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程度受环境影响小,而铃重受环境影响较大。除1种环境外,代换系亲本的直接通径系数以铃数最大,衣分次之,铃重最小,而F1中则以衣分最大,铃数次之,铃重最小;代换系亲本中各因素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而F1中铃数与铃重相互之间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材料类型和环境条件不同,其产量构成因素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程度及贡献大小也存在较大差异。代换系亲本产量育种的主攻目标前期应该重在衣分,后期重在铃数,而F1则始终以提高衣分为主。  相似文献   
8.
2009年以来,按照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要求,辽河试验站开展了“千(公)斤棉”高产创建活动。2009-2015年,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全程化控、促早栽培、统防统治等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达到了高产高效、促进农民增收之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提高棉花异地选种成功率的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棉花生产不断向新疆集中,异地选种就成为各育种单位必须面临的问题。根据几年的育种实践,提出了提高在新疆棉区异地选种成功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注意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体系的差异,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对育种材料进行创新和应用。同时,也对在目标区域建立育种工作站的方法加以肯定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0.
1选育经过辽棉25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206为母本,以中早熟高产、优质品种中棉所35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种一代在海南种植加代,以后各世代在所内人工病圃和非病区进行交替选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