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决近年来华北地区麦田因多年旋耕导致土壤耕层过浅、土壤质地变差、小麦根系发育不良以及小麦产量品质降低等问题,在平衡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Agri-star松土促根剂对土壤质地及小麦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松土促根剂和土壤深耕处理均可起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单位体积小麦根系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此外,施用松土促根剂能够提高冬小麦成穗数和穗粒数,进而起到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的效果,其中以1号松土促根剂+配方肥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平均达7 925 kg/hm2,较单施配方肥处理增产12.9%。研究还发现,施用配方肥、添加松土促根剂或者进行土壤深耕处理能够改善小麦籽粒淀粉品质,同样也以1号松土促根剂+配方肥处理效果最好。综合比较分析,在当前华北地区免耕、旋耕麦田,应用Agri-star松土促根剂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小麦籽粒淀粉品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客观分析了沙尔温都尔林场目前森林经营状况,结合森林资源特点提出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完善电费回收预警机制,北京市电力公司实现了欠费预警,大大减少了电费回收风险,优化了电费回收环境  相似文献   
4.
氮肥施用对豫南稻茬小麦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豫南稻茬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障碍因子及小麦群体质量指标,在豫南稻茬麦区田间条件下,系统研究了氮肥施用(0,150,225 kg/hm~2)对扬麦15和兰考1 982个冬小麦品种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2个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说明在当前豫南稻茬麦区氮肥仍是影响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并且在相同氮肥供应条件下,兰考198小麦籽粒产量明显高于扬麦15品种。研究还发现,实现该地区小麦产量6 000 kg/hm~2左右,产量构成需达到以下指标:成穗数490万~620万穗/hm~2,穗粒数42粒,千粒质量37 g以上。进一步分析发现,达到上述产量目标,小麦起身期群体茎蘖数为680万~780万穗,起身、拔节和开花期的适宜叶面积指数分别为2.89~3.20,4.08~5.60,6.09~7.61,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3 025~16 568 kg/hm~2,20 888~24 090 kg/hm~2,且开花期和成熟期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应高于0.38粒/cm~2和9.45 mg/cm~2。根据本试验结果,初步认为,兰考198较扬麦15更适宜当前豫南稻茬麦区种植,实现6 000 kg/hm~2产量水平,全生育期氮肥用量应在225 kg/hm~2左右,并达到主要生育时期适宜的群体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从电网企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析,引入精益思想对于有效提升电网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效益和服务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秸秆生物炭对潮土作物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秸秆转化为高碳含量和稳定性的生物炭施入土壤无疑可提升碳库,但也会影响土壤性状和作物生长。为评估秸秆生物炭在北方潮土(p H 8.30)的应用潜力,设每季生物炭施用量为0(对照)、2.25(低量)、6.75(中量)和11.3 t hm-2(高量)(四季后总施炭量分别为0、9、27、45.2 t hm-2)4个处理,通过2年小麦-玉米轮作小区试验,观测了作物产量、籽粒品质、氮素吸收和土壤矿质氮、p H、容重、水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中量生物炭处理下第四季玉米产量增加8.43%;中、高量生物炭处理下四季作物总产量提高4.54%~4.92%。生物炭对小麦和玉米籽粒蛋白质、小麦湿面筋含量及容重无负面影响。作物地上部分氮素吸收、土壤矿质氮含量和p H各处理间无明显变化。中、高量处理下四季作物后土壤容重降低2.99%~10.4%,含水量增加10.3%~20.2%,最大持水量提高14.5%~15.0%。表明中、高量秸秆生物炭每季还田对作物有小幅增产作用,且不影响籽粒品质。土壤容重、水分、持水量等物理性状的改善可能是作物增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噻唑锌是近期在我国登记为防治梨火疫病的新型杀菌剂。为明确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对噻唑锌及其他几种杀细菌剂的敏感性现状,本研究选用2016年-2020年从新疆不同地区分离的50个E. amylovora 代表菌株,通过药剂-病原菌共培养结合平板菌落法测定E. amylovora 对噻唑锌的敏感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的敏感性差异,并分析E. amylovora 对噻唑锌与农用链霉素、噻霉酮和春雷霉素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来自新疆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和不同年份的E. amylovora 菌株对噻唑锌的敏感性差异明显,EC50分布在2.67~38.13 μg/mL, 平均(18.60±6.35) μg/mL。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的杜梨分离菌株H10最敏感,EC50为2.67 μg/mL,巴州轮台县的山楂分离菌株Y126的敏感性最低,EC50为38.13 μg/mL,二者的EC50相差13.28倍。供试E. amylovora 菌株对噻唑锌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将EC50平均值(18.60±6.35)μg/mL确定为新疆梨火疫病菌对噻唑锌的敏感基线,适用于新疆梨火疫病菌对噻唑锌的抗药性检测。供试E. amylovora 菌株对噻唑锌的抗性水平为0.13~2.05 (均值为1.00±0.35),均为敏感菌株,未发现抗药性菌株。相关性分析表明,E. amylovora 对噻唑锌的敏感性与农用链霉素(r=0.138,P=1.56)、噻霉酮(r=0.417,P=0.78)和春雷霉素(r=0.434,P=0.65)的敏感性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为后期评估梨火疫病菌对噻唑锌的抗药性风险奠定了基础,为制定梨火疫病的合理用药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支撑和维护了地球的生命保障系统、生命物质的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生物多样性、大气化学成分的平衡与稳定。文章根据当前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研究现状,选用森林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养分物质贮存、净化大气、生物物种保育、森林游憩等7大类指标,对阿尔山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紫薇夏季栽植进行研究。[方法]从4个方面进行移栽试验研究:施用生根粉与未施用生根粉的植株移栽成活率对比;搭盖遮阴网与未搭盖遮阴网的植株成活率对比;重修剪的植株与轻修剪的植株成活率对比;打植物抑制蒸腾剂与未打植物抑制蒸腾剂植株成活率对比。[结果]夏季栽植紫薇施用生根粉与未施用生根粉的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重修剪的紫薇生长情况比轻修剪和未修剪的紫薇生长情况好,更有利于植株渡过缓苗期,对夏季栽植的紫薇进行搭盖遮阴网处理,能极大地为新栽的植株进行遮阴,遮挡阳光,利于新植紫薇缓苗,对夏季栽植的紫薇叶片喷施抑制蒸腾剂,有利于叶片缓青、缓苗,植株发芽、长叶,顺利渡过缓苗期。[结论]夏季紫薇移栽采取重剪、搭盖遮阴网、喷施植物抑制蒸腾剂等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白雪莹 《福建茶叶》2023,(5):108-110
劳动教育是当下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对于幼儿劳动教育也愈发重视。但是当下的幼儿劳动教育缺乏“真实”情境,幼儿“获奖式”“任务式”意识为主,劳动习惯培养方式“形式化”,学前劳动教育资源较少的困境,急需解决。“茶”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特色,其中蕴含的文化在教育领域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支持,八宝茶作为一种地方特色茶叶,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以“茶”为媒介,作为一种新视角进行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