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9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研究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HN基因,探究NDV La Sota HN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研究以试验室冻存的p NDV-HN为模版,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NDV La Sota株序列设计引物扩增HN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鉴定,对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 MD-NDV-HN进行测序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新城疫病毒Lasota株HN基因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糖基化位点、蛋白结构跨膜区分析及磷酸化位点预测分析。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N基因的序列长度为1743bp,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总长为1716 bp,编码57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表明:试验获得的HN基因具有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及12个半胱氨酸残基,第5个潜在糖基化位点(508-510 aa)发生缺失及第123位半胱氨酸残基被色氨酸残基取代。La Sota株HN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有29个丝氨酸、10个酪氨酸和16个苏氨酸可能成为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将试验获得的La Sota株HN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新城疫毒株的HN基因相应序列比较后发现,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均可达到99%,表明HN基因在种属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研究为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病毒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竹炭与酒糟有机肥配施对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土壤残留致害烟株的生长情况,以及对烟叶生理生化指标、超微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土壤残留致烟株畸形生长,而竹炭与酒糟有机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药害症状。其中每株配施120g竹炭和100g酒糟有机肥,对药害烟株症状的缓解效果最好,烟苗移栽30d和60d后对株高、叶宽的修复效果显著,烟株根系最为发达,其主根长显著高于药剂对照(P0.05);竹炭和酒糟有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致害烟叶中SOD酶活性,降低了致害烟叶中POD和MDA酶活性,显著提高了致害烟叶蛋白质含量和叶绿体中淀粉粒含量,细胞壁结构逐渐清晰、质体向细胞壁紧贴排列和部分细胞器细胞结构得到恢复,并改善了烟叶化学成分,其中氮碱比和糖碱比分别为0.97和7.01。  相似文献   
3.
茶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荒地植茶后土壤质量变化趋势及科学评价其生态效益,以四川省名山县生态茶园为例,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并以相邻人工林地为对照,研究茶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获取土壤动物11 720只,隶属于5门15纲32目36类;蜱螨目、线虫纲和弹尾目为2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共有的优势类群;茶园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密度-类群指数和群落复杂性指数均小于人工林,而群落个体数和优势度大于人工林;茶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季节波动大于人工林;土壤动物密度、类群数、群落多样性及均匀性在土层中分布均呈现一定的表聚性;茶园土壤动物群落仅类群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层次间的显著差异,而人工林群落的类群数、密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表现出层次间的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茶园土壤有机质、自然含水量、速效氮和全氮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偏相关关系,而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阳离子交换量、速效钾和速效磷与群落特征无显著偏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锌胁迫对柑橘砧木生长的影响,本文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测定了不同锌浓度如0 mg?L-1(锌缺乏)、0.005 mg?L-1(锌低量)、0.05 mg?L-1(锌适量)、0.5mg?L-1(锌过量)条件下枳壳、酸橙与红橘的相关生理指标及不同部位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锌胁迫显著抑制了枳壳及酸橙的生长,而对红橘生长的影响较小。2)与锌适量处理相比,锌缺乏和锌低量处理时枳壳、酸橙根系POD活性均明显降低,各锌处理间红橘根系CA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锌胁迫下三者叶片与根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适量锌处理,不同锌处理下枳壳叶片MDA及其根系脯氨酸含量均相对低于酸橙与红橘。3)随着锌处理浓度的升高,三者根、茎、叶的锌含量均趋上升,且根系锌含量显著较高。锌过量处理下三者的叶/根、叶/茎、茎/根比均显著低于其他锌处理。可见,三种柑橘砧木对锌胁迫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田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烤烟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样本,分析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 H值等指标,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田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酒糟部分替代和全部替代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并且添加微生物肥料时,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但对土壤p H值的影响不显著。因此,用酒糟代替有机肥和农家肥种植烤烟的做法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锌胁迫对三种柑橘砧木的生理特性和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锌胁迫对柑橘砧木生长的影响,本文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测定了不同锌浓度如0 mg?L-1(锌缺乏)、0.005 mg?L-1(锌低量)、0.05 mg?L-1(锌适量)、0.5mg?L-1(锌过量)条件下枳壳、酸橙与红橘的相关生理指标及不同部位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锌胁迫显著抑制了枳壳及酸橙的生长,而对红橘生长的影响较小。2)与锌适量处理相比,锌缺乏和锌低量处理时枳壳、酸橙根系POD活性均明显降低,各锌处理间红橘根系CA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锌胁迫下三者叶片与根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适量锌处理,不同锌处理下枳壳叶片MDA及其根系脯氨酸含量均相对低于酸橙与红橘。3)随着锌处理浓度的升高,三者根、茎、叶的锌含量均趋上升,且根系锌含量显著较高。锌过量处理下三者的叶/根、叶/茎、茎/根比均显著低于其他锌处理。可见,三种柑橘砧木对锌胁迫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知火杂柑叶片黄化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知火杂柑叶片黄化特征及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运用CI-34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田间的正常与黄化不知火杂柑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黄化不知火杂柑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叶面积显著低于正常不知火(P=0.045,P=0.003),其类胡萝卜含量却显著高于正常不知火(P=0.049);二者气孔均分布于下表皮,上午8:00二者间的气孔密度与气孔开度并无明显差异。两者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现出"单峰"曲线,正常不知火杂柑的Pn高峰出现在8:00,较黄化不知火杂柑早2 h,其中黄化不知火杂柑Pn峰值相对较低。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黄化不知火杂柑Pn影响显著的因子依次是气孔导度(Gs)、田间CO2浓度(Ca)、光合有效辐射(PAR)和蒸腾速率(Tr);而与正常不知火杂柑Pn呈显著相关的因子是Gs和Tr。结合线性回归分析及偏相关系数表明,正常、黄化不知火杂柑的Pn日变化均与PAR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研究H5N1型禽流感主要抗原HA基因,探究H5N1 HA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其蛋白结构,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H5N1型禽流感HA基因的序列利用Primer 5.0设计引物扩增HA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鉴定,对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MD-H5N1-HA进行测序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禽流感病毒HA基因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保守区分析,磷酸化位点和序列重复区分析及HA蛋白二级、三级结构的预测。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A基因长1661 bp,共编码32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HA基因在种间具有较高保守性,HA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地方性禽流感H5N1病毒株HA基因的序列同源性最高可达99.7%,且为高致病性毒株;HA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HA蛋白多为α螺旋和β转角结构,无规则卷曲,是亲水性蛋白。该结果为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病毒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砂基培养法,研究缺镁胁迫下“不知火”[Citrus reticulata×(C.reticulata×C.sinenesis)]和“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生理和形态结构变化,以及镁元素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镁缺乏使“不知火”和“椪柑”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下降,其中“不知火”的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椪柑”;镁缺乏使二者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其中“不知火”的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椪柑”;在镁缺乏下“不知火”叶片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而“椪柑”的CAT活性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知火”和“椪柑”各部位的镁含量均随营养液中镁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叶片镁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而呈明显下降趋势,在镁缺乏下“不知火”各部位叶片镁含量均显著高于“椪柑”;3)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显著,在镁缺乏处理下“不知火”细胞器受损程度较重,如叶绿体内基粒片层模糊、数目明显减少,淀粉粒增大,叶绿体膜与线粒体膜模糊;而“椪柑”叶绿体变形、离壁,叶绿体内基粒片层数目明显减少,淀粉粒和质体小球增多.可见,镁缺乏对“不知火”生理及形态结构的影响较“椪柑”明显.  相似文献   
10.
侯佳渝  申燕  曹淑萍  程绪江  王卫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64-5764,5773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郊区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输入输出特征和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在2个调查区,配套采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蔬菜样品,并且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工矿企业较多的地区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输入通量大。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高的地区蔬菜重金属输出通量更高。大气干湿沉降是天津市近郊土壤主要的重金属输入途径。天津市城郊菜地的4种重金属元素处于持续累积的过程中。[结论]修复污染土壤、降低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通量是保障郊区菜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