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利用方式土壤的化学性质、颗粒组成与其分形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砂粒含量与土壤分形维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粘粒含量与土壤分形维数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即粘粒含量越高其分形维数越大;②灌木林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粘粒含量增多,分形维数也增加;而果园随种植年限的增长,粘粒含量减少,分形维数降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变化趋势为天然草地〉农地〉灌木林地〉果园〉人工草地;③影响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因素主要有砂粒含量、粘粒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等,土壤粘粒含量、颗粒分形维数及阳离子交换量三者存在极显著相关,土壤颗粒组成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表明土壤发育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地土壤肥力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土高原北部的陕西省吴起县为例,通过对不同灌木类型和不同生长年限的乔木林地土壤样品的分析测试与数理统计,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人工林植被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碱解N和速效K,柠条林地是沙棘林地的2倍以上,二者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柠条对土壤肥力的提高效果要优于沙棘,仅从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来看,建议选择种植柠条。2)乔木林地,从幼年林地到成年林地,土壤全N、碱解N、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不断增加,土壤速效K、全P和速效P略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表聚性加强。3)总体上,乔木林地0~100cm土层土壤碱解N、速效K、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N、全P、全K均高于灌木林地,表明乔木林地对土壤的培肥效果优于灌木林地。  相似文献   
3.
 以青海湖流域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演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草地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草地系统严重失调,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研究期内,草地总面积面积减少413.9 km2,其动态度为2.16%。2)人类不合理利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结构向破坏生态平衡的退化性方向演替,草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受损,导致系统功能紊乱,使系统自维持力、生产力和抗干扰力等功能降低,使系统朝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4.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人工林地土壤肥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吴起县不同纯林及其交互效应混交林地的土壤调查、样品测定和室内分析,了解不同人工林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0~20 cm表层土壤养分变化较大.其中,山杏×沙棘混交林地和山杏纯林地利于改善土壤有机质水平,分别达到20.79 g/kg和13.93 g/kg;山杏×小叶杨混交林地和小叶杨纯林地碱解氮含量增幅较大,分别为61.55 mg/kg和61.11 mg/kg;山杏×小叶杨混交林地有效磷含量相对较高,为5.43 mg/kg;山杏纯林地、山杏×小叶杨混交林地和小叶杨纯林地速效钾变化较为明显,分别为126.94,125.61和119.28 mg/kg.混交林地比纯林地更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建议种植山杏×沙棘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以青海湖流域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演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草地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草地系统严重失调,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研究期内,草地总面积面积减少413.9 km2,其动态度为2.16%。2)人类不合理利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结构向破坏生态平衡的退化性方向演替,草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受损,导致系统功能紊乱,使系统自维持力、生产力和抗干扰力等功能降低,使系统朝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省太原市西峪煤矿的采煤塌陷区为试验地,进行了荞麦的施肥试验,并对采煤塌陷区土壤及植物中Cu、Pb、Zn、Cd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了不同施肥条件下荞麦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了荞麦收获期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富集系数法讨论了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最后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的土壤Cd含量和Pb含量高于山西省土壤背景值,Cu和Zn低于背景值;成对T检验结果表明荞麦花期和收获期的4种重金属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植物在后期对重金属的富集效果明显,尤其对Pb、Cd;单因子指数法表明塌陷区土壤中除Cd超标外,其他元素均达标,土壤潜在风险指数RI为95.73~441.72,主要的污染贡献因子为Cd,即土壤Cd污染是造成西峪煤矿采煤塌陷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结合腾格里沙漠东部边缘过渡带研究及发展需要.从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及系统建成后的意义与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利用生态信息数据库、生态信息管理系统对项目区进行管理:利用生态信息评价系统、生态信息动态监测系统及各类指标指导项目区建设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化体系是实现蔬菜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为保证我国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必须加强蔬菜安全监管部门建设。文章综述了我国现阶段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社会化监管体系;提出了必须加强蔬菜生产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健康有序的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9.
以青海湖流域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演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草地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草地系统严重失调,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研究期内,草地总面积面积减少413.9km2,其动态度为2.16%。2)人类不合理利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青海潮流域草地类型结构向破坏生态平衡的退化性方向演替,草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受损,导致系统功能紊乱,使系统自维持力、生产力和抗干扰力等功能降低,使系统朝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变化及其结构演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湖流域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演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草地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草地系统严重失调,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研究期内,草地总面积面积减少413.9 km2,其动态度为2.16%.2)人类不合理利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结构向破坏生态平衡的退化性方向演替,草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受损,导致系统功能紊乱,使系统自维持力、生产力和抗干扰力等功能降低,使系统朝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