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业科学   2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土壤是由岩石及其风化物发育而来,由于每种岩石有其特定的化学组成,不同类型岩石所发育成的土壤肥力水平也就不一样。由此,可依据岩石类型大致判断土壤的养分水平,尤其是中微量养分。湖南省发育成土壤的岩石及其风化物类型并不多,只有花岗岩、  相似文献   
2.
腺苷5'-磷酰硫酸激酶(APSK)催化APS磷酸化生成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PAPS进一步作为硫酸根供体参与胞内的硫酸化反应。因此,在这些生物体中,APS激酶是硫酸盐同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APS激酶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综述植物APS激酶当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主要阐述了民用建筑节能的两个原则,一是从源头遏制能源的过度消耗,对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做好监管:二是加强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6.
培养条件对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15L自动发酵罐中考察了营养条件、pH值、接种量、溶氧水平对纳豆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形成芽孢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形成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g/l、大豆饼粉10g/l、KH2PO43g/l、NaCl5g/l、MnSO4·H2O0.4g/l,pH值7.0,接种后最适起始芽孢浓度为106个/ml,控制溶氧水平不低于30%,培养20h,芽孢数量可达7.7×109个/ml,芽孢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肉鸡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饲养量逐渐扩大。养殖户也越来越多,我区有许多闲置、废弃的蔬菜大棚,经过改造后饲养肉鸡,既节省了盖鸡舍的费用,又减少了浪费,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通过对8批肉鸡的饲养总结,现将大棚养鸡的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消毒将地面的浮上压实,用2%的烧碱溶液进行喷洒,包括四周墙壁什盖塑料薄膜前)。在大棚北面墙上升40x50厘米的窗户,间隔为每5~10米一个、然后密封熏蒸,用量为每立方米30毫升福尔马林、15克高锰酸钾,熏蒸24小时后,打开薄膜通风,排除甲醛及可能还有其他有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发展与普及,拥有电脑已不再是新鲜事,使用电脑也不需在特殊装修的机房内,穿着白大褂操作了。为此,有人就把电脑当做普通电器,忽视了对其正确地操作与保养,结果导致了许多故障的发生。其实,只要在平时注意使用与保养,就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现结合实际工作谈谈正确使用和保养电脑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MAMPs又称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在植物的抗病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充满潜在致病微生物的环境中,植物能够很好地存活下来,主要功劳在于其具有强大的病原体识别体系和快速的免疫应答系统。植物可以从寄生病原菌和非寄生病原菌中识别几种通用的MAMPs。MAMPs对于病原菌微生物来说,经常是序列高度保守且组成结构不可缺少的。在植物中,MAMPs被其相对应的PRRs识别的过程称为微生物或病原菌引起的免疫。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MAMPs及其在植物天然免疫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繁殖环节来看,影响奶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奶牛屡配不孕、产犊间隔长、产后疾病多等。使得奶牛的繁殖力没有发挥出最大潜能。因此,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采用科学的处理手段,保证奶牛营养需要,治疗奶牛不孕,缩短奶牛产犊间距,加强产后护理,切实为养牛业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