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种快速提取小麦基因组DNA的改良CTAB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旨在寻求一种微量、快速提取小麦DNA的方法。以小麦幼叶为材料,用改良CTAB法、改良SDS法、沸水浴法提取小麦叶片总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紫外吸收法和PCR检测DNA完整性和纯度。改良CTAB法提取小麦基因组DNA质量和纯度高、无降解,每人每天可以轻松提取200个DNA样品,对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显示扩增目标条带清晰一致,无假阳性,试验结果理想。改良SDS法所提DNA纯度和浓度虽略不如改良CTAB法,但仍然符合实验要求。沸水浴法提取量少且杂质多,PCR无有效扩增,结果不理想。改良CTAB法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微量小麦DNA提取方法,适用于PCR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寻求一种微量、快速提取小麦DNA的方法。[方法]以小麦幼叶为材料,分别用改良CTAB法、改良SDS法和沸水浴法提取小麦叶片总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紫外吸收法和PCR检测DNA完整性和纯度。[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的小麦基因组DNA质量和纯度高、无降解,每人每天可以轻松提取200个DNA样品,对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显示扩增目标条带清晰一致,无假阳性,试验结果理想。改良SDS法所提DNA纯度和浓度虽略不如改良CTAB法,但仍然符合实验要求。沸水浴法提取量少且杂质多,PCR无有效扩增,结果不理想。[结论]改良CTAB法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微量小麦DNA提取方法,适用于PCR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杂粮面条具有很好的特色风味及营养保健功能,为拓宽糯小麦的应用范围,提高面条营养价值,利用两种杂粮粉(紫薯粉和苦荞粉)、两种筋力类型糯小麦粉与特一粉配粉,分析杂粮粉和糯小麦粉对面粉的理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糯小麦杂粮配粉及面条制作中,添加紫薯粉比添加苦荞粉总淀粉含量、稳定时间低,直链淀粉含量、吸水率和面条评分高;糯小麦比例提高,总淀粉含量升高,直链淀粉含量、面粉峰值粘度和回升值下降,面条评分增加;强筋糯小麦配粉更有利于杂粮面条品质改良,以30%扬糯麦2号和15%紫薯粉配粉,面条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4.
刘健  文莉  张晓祥  李曼  刘大同  寿路路  江伟  张晓 《核农学报》2023,(10):2019-2027
为解析糯小麦淀粉结构特征和理化品质,以4个糯小麦为试验材料,3个不同筋力的非糯小麦为对照,测定其淀粉组分及含量、X射线衍射特性、结晶度、粒度分布、链长分布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糯小麦的总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66.04%~67.84%、0.07%~1.73%,显著低于非糯小麦,而支链淀粉含量则相反。糯小麦A型淀粉颗粒的表面积比、体积比和数量比分别为26.17%~35.16%、52.45%~62.89%、2.11%~3.19%,显著低于非糯小麦;B型淀粉除数量比外,表面积比和体积比都显著高于非糯小麦;C型淀粉的表面积比、体积比和数量比均显著高于非糯小麦,其中中科糯麦1号的C型淀粉数量比和表面积比最高。X射线衍射图表明,衍射角2θ在15°、17°、18°、23°附近出现了较强的波谱峰,在20°处非糯小麦有较弱波谱峰,但糯小麦几乎没有。糯小麦结晶度在25.16%~26.78%之间,显著高于非糯小麦,其中中科糯麦1号结晶度最高。糯小麦与非糯小麦在链长分布上整体无显著差异,除扬糯麦1号外,糯小麦较长的B3链和平均链长略高于非糯小麦。糯小麦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热焓值分别为58.62...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抗小麦黄花叶病和白粉病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V定位于不同簇毛麦种质的6VS染色体臂,对已知白粉病生理小种均表现高抗。小麦-簇毛麦小片段顶端易位系NAU421(T4VS-4DS·4DL)携带Wss1基因,高抗小麦黄花叶病。为选育兼抗小麦黄花叶病和白粉病的育种新材料,以NAU421为亲本,分别与携有Pm21基因的品系Y16-Pm和携有PmV基因的品种扬麦22杂交,构建F2代分离群体,然后利用与Wss1和Pm21/PmV基因连锁的共显性分子标记CINAU301和MBH1对F2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86个NAU421/Y16-Pm的F2单株中,同时携有纯合Wss1和Pm21基因的单株有18株,比例为6.38%;在232个NAU421/扬麦22的F2单株中,同时携有纯合Wss1和PmV基因的单株有5株,比例为2.16%。细胞学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一致,说明CINAU301和MBH1可用于对Wss1和Pm21/PmV基因的高效选择。F3代株系抗病性鉴定表明,筛选出的23个双抗基因聚合体对白粉病免疫并高抗黄花叶病,可用于下一步双抗聚合品种(系)的筛选或作为抗病中间亲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