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二氧化碳(CO2)和强酸(HCl)模拟海水酸化,研究未来海水酸化对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根据IPCC预测,实验设置了1个自然海水组、3个CO_2酸化胁迫组:OA1-CO_2(自然海水pH降0.3)、OA_2-CO_2(自然海水pH降0.4)和OA_3-CO_2(自然海水pH降0.5));3个HCl酸化胁迫组:OA_1-HCl(自然海水pH降0.3)、OA_2-HCl(自然海水pH降0.4)和OA_3-HCl(自然海水pH降0.5)。结果显示:1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对马粪海胆受精率并无显著影响(P0.05);2与自然海水组相比,两种酸化模式下马粪海胆胚胎上浮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OA_1-CO_2组和OA_1-HCl组胚胎上浮率显著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酸化胁迫组胚胎上浮率则呈极显著降低趋势(P0.01);3随着酸化程度的加深,两种酸化模式下马粪海胆四腕浮游幼体存活率较自然海水组均呈下降趋势,与自然海水组相比,OA1-HCl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酸化胁迫组存活率降低程度极为显著(P0.01);4与自然海水组相比,CO_2酸化胁迫组马粪海胆四腕浮游幼体的对称性缺失现象随酸化程度的加深而加剧,而HCl酸化胁迫对马粪海胆四腕浮游幼体对称性并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未来海水酸化对马粪海胆早期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与HCl酸化模式相比,由CO_2导致的海水酸化对马粪海胆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氧化碳法和强酸法模拟海水酸化效应,研究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对中间球海胆早期发育及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均能降低中间球海胆胚胎的上浮率和四腕浮游幼体的存活率;显微观察得知,两种海水酸化模式下,中间球海胆四腕浮游幼体均出现对称性缺失和骨针外露现象,且对称性缺失程度随海水pH的降低而升高;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两种海水酸化模式下,中间球海胆四腕浮游幼体骨针的表面及横截面均有溶蚀痕迹,且溶蚀程度随海水pH的降低而加剧。结果提示,海水酸化可通过降低胚胎上浮率、浮游幼体存活率以及破坏幼体对称性和骨针结构影响中间球海胆的早期发育及存活。  相似文献   
3.
研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对不同壳性状虾夷扇贝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贝壳形态的虾夷扇贝,其体腔液中SOD、CAT和POD 3种酶活力不存在著性差异(P0.05);不同壳色虾夷扇贝体腔液中,SOD和CAT酶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POD酶活力差异并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虾夷扇贝的贝壳形态与其体腔液中抗氧化酶活力高低不存在相关性,而虾夷扇贝贝壳的壳色性状与其体腔液中抗氧化酶SOD和CAT活力高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扇贝贝壳性状积累一定的理论数据,同时也对扇贝的良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