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2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与纳米蓄冷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国内外冷藏运输设施及方式、我国蓄冷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纳米蓄冷材料研究和应用、纳米流体相变蓄冷的特点、蓄冷材料应用与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需冷品质保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得出,纳米蓄冷材料是一种全新、环保、低碳节能的新型能源材料,具有优异的蓄/释冷特性和热物性特性,相变潜热大,过冷度低,释放冷量时间延长,应用到鲜活农产品采后的贮运物流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同时,纳米蓄冷材料配套蓄冷贮运技术可为我国鲜活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差压预冷及其对西葫芦冷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延长西葫芦的采后保鲜期和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本文以西葫芦(Cucurbita pepo.L)为试材,比较了不同预冷温度对西葫芦预冷后的冷藏效果,分别置于-3、0、3和6℃差压冷库中,预冷到10℃,然后在10℃条件下冷藏。期间每4 d取一次样,测定其各项指标。结果表明:6℃预冷速度最慢,0和3℃快于6℃,-3℃预冷速度最快。与冷藏前相比,冷藏结束(16 d)时,0和3℃预冷组的丙二醛含量分别上升了66.76、71.63%,显著(P0.05)低于其他2个处理;4个组(分别为-3,0,3和6℃预冷组)的硬度分别下降了9.89%、7.46%、7.89%和11.19%;CAT活性分别为16.25、19.79、17.58和16.63 U/min?g;各组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下降了32.61%、20.65%、26.09%和30.87%;香气成分中醛类相对含量分别为69.94%、76.33%、71.47%和70.97%。与-3和6℃预冷相比,0和3℃预冷处理能够显著的延缓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速率和乙烯的释放量,因此能延缓西葫芦的采后衰老和延长货架期;并抑制了丙二醛的积累,减少组织损伤且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因而可以降低活性氧伤害;并保持了较高的香气成分含量,而-3和6℃预冷的西葫在冷藏后期的呼吸强度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迅速升高,且-3℃的预冷处理使得西葫芦在之后的冷藏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冷害现象,即表皮长斑。因此0和3℃差压预冷对西葫芦的冷藏效果较好,研究结果为西葫芦采后冷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杏贮藏过程中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杏果采后贮藏中的主要致病菌,对贮藏中腐烂小白杏果实上的病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分离并筛选得到了3种主要霉菌,经过形态结构鉴定和显微镜观察,确定为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和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经过回接发现,该3种霉菌能使健康杏果致病,且病状与自然发病一致,从这些病斑中又分离得到了相同的霉菌,从而确定该3种霉菌为小白杏采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葡萄酒通过浸渍发酵工艺进行酿造。对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冷冻降温处理的设备进行研究,阐述了冷冻降温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冷冻降温效率高等特点。该文就提高葡萄酒生产稳定性的工艺降温方法的设备匹配研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臭氧消毒技术在饮用水处理及食品消毒中应用的基础上,对臭氧在水处理消毒杀菌过程中溴酸盐生成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阐明影响溴酸盐生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水中溴化物含量、臭氧投加量和投加方式、臭氧处理时水温及p H值、水中离子强度和投加催化剂等;总结控制溴酸盐生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LED红蓝复合光间歇照射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西兰花贮于4℃冷库中,用0.02 mm厚的PE膜覆盖,每24 h采用LED红蓝复合光(红蓝灯珠比29∶4,LED发光强度1 200 Lux)分别间歇照射6 h和12 h,以全避光为对照,研究LED红蓝复合光间歇照射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初期,西兰花中的叶绿体仍然能够在红蓝复合光照射下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上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减弱,糖类含量逐渐下降,但与对照相比,LED红蓝复合光照射能够有效抑制西兰花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及VC和可滴定酸的降解。贮藏15 d时,对照组西兰花已出现发霉腐烂和轻微褐变,而两个处理组均仅出现少量褪绿,其感官品质显著好于对照(P0.05)。其中以LED红蓝复合光间歇照射处理6 h对西兰花的保鲜效果最佳,可延长贮藏期5 d以上。  相似文献   
7.
果蔬采后预冷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果蔬采后预冷概念以及生产实践现状,对压差预冷、真空预冷、冷水预冷和普通冷库预冷进行了概括比较与分析,提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及果蔬采后预冷的现状下,应率先普及易腐难藏果蔬的预冷,综合考虑预冷设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对常温贮藏樱桃西红柿采后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45、50、55℃热水分别浸果3、6min)处理樱桃西红柿,研究热处理对其常温(20℃)贮藏10d期间品质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5℃热水处理3rain以及50℃热水处理6min的樱桃西红柿在20℃条件下存放10d,可保持果实原有色泽,减少腐烂,是樱桃西红柿常温贮藏的适宜热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西兰花速冻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从漂烫温度、漂烫时间和速冻时间三个方面,分析各处理因素对西兰花VC质量分数、颜色等级、速冻损失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西兰花速冻最优工艺。西兰花速冻最优工艺为:漂烫温度为80~100℃,漂烫时间为1 min,速冻时间为15~20 min。  相似文献   
10.
紫皮洋葱速冻后会因花青素的损失而导致色泽变浅,品质下降。本文采用色差分析的方法,对速冻紫皮洋葱的护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护色可较大程度地提高速冻紫皮洋葱花青素的保存量,其最佳护色工艺为:速冻紫皮洋葱经浓度为1.2%的CaCl2溶液浸泡15 min后,进行加热护色,加热温度为60℃,加热时间维持32 s。在此护色工艺条件下的速冻紫皮洋葱TCD(总色差)为1.27,护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