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院自1974年~1986年期间,应用纤维胃镜共检查了门诊和住院病人24005例,其中发现胃癌1356例,占5.6%,而贲门癌为556例,占全部胃癌的41%,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459例,女97例,男:女为4.7:1。年龄19岁~77岁,以50~59岁最高,计246例,占44.3%;其次为60~69  相似文献   
2.
胆道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但依靠常规检查手段有时难以明确诊断。为了提高胆道结石诊断的正确率,我院采用细针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结合“B”超和ERCP 等影象学检查来诊断胆道结石,大大提高了胆道结石的诊断水平。现将1980年7门至1986年9月我院进行的600例 PTC 中诊断为胆道结石的210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21907人次胃镜检查中共检得上消化道息肉309例,占1.41%。41~60岁年龄组占55%。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分别有81%和47.1%位于胃窦部,向两端逐渐减少。腺瘤性息肉17/19为单发,增生性息肉12/49为多发,息肉的多发性可能与广泛或多灶性粘膜炎症损伤刺激引起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腺体再生有关。15例(占4.85%)息肉患者同时伴癌,且癌瘤全部在息肉的近侧。在内镜下单纯治疗胃息肉不能消除胃癌的危险,应定期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4.
食管霉菌感染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经内镜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后确诊为食管霉菌感染8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30~70岁,其中30~50岁6例,>50岁2例。4例患者患有慢性结肠炎,反复应用抗生素1~6个月,2例患者长期大量饮酒,1例患者胃癌术后化疗3个月,1...  相似文献   
5.
40例直、结肠息肉患者在纤维结肠镜下进行了套圈电凝电切术,多数病例息肉摘除在半~1小时内完成,无1例发生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对过长蒂息肉可在同时施行分次切割术。为了防止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一些注意点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肠海绵状血管瘤致消化道出血临床较为少见,我们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62岁。因反复呕血、黑便20年,复发1天于1987年9月28日入院。患者自1967年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无痛性呕血、黑便每次出血约1000ml 左左。1969年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又反复出血4次。查体除贫血貌外余无明显异常。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示小肠有出血征象。剖腹探查,术中内窥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5,495例患者纤镜检查,确诊为食管、贲门癌者176例,占3. 21%。X 线钡餐检查本病的阳性率为28. 42%;可疑为43. 03%。纤镜结合活检,细胞刷片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为96. 57%。讨论了有关纤镜诊断本病时的漏诊与误诊问题。对纤镜诊断本病而活检为阴性者,应作短期复查。  相似文献   
8.
以α-醋酸萘酯为底物,用比色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脑光密度扫描法对比测定了100例正常人和82例肝脏病人血清非特异性酯酶活力及其同工酶。正常人血清酯酶总活力878±116Iu/L,电泳有6条酯酶带(E_1~E_6);原发性肝癌(32例)血清酯酶总活力降低约1/3(514±114Iu/L),同工酶E_1无改变,E_2~E_5降低,E_6轻度降低,其中甲胎蛋白阴性病人中有上述酯酶改变者达85.7%;肝硬化(30例)病人血清酯酶活力大幅度降低(339±100In/L),同工酶E_1~E_6全下降;而良性肝肿瘤(10例)、转移性肝癌(10例)酯酶总活力及其同工酶与正常人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暴发性、反复发作性、顽固性消化性溃疡,胃酸分泌亢进,腹泻,本征罕见,兹就我院最近所见1例,报告如下。王××,男性,39岁,住院号130953。1967年秋开始,常感上腹部烧灼痛,空腹尤甚,伴大量反酸,时有呕吐,稍进饮食及服制酸剂可缓解。多次X 线上消化道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79年上腹痛加重,进食后呕吐,出现巩膜及皮肤黄染,外院诊断为急性胆囊炎。1980年初在区医院作胆囊摘除及毕氏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症状一度好转,但有时仍有上腹痛、反酸及呕吐。1986年7月上述症状又加重,应用甲氰咪胍无效。胃镜检查为吻合口溃疡。同年12月再次在区医院手术,术中见吻合口溃疡慢性穿孔,残胃有重度萎缩性胃炎,作Roax—y 吻合口重建术。术后第21天又出现上腹痛、反酸伴呕吐咖啡色液体。又  相似文献   
10.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SNL)是70年代所确定的一种新疾病。我院新近诊治1例,曾误诊为“结核性淋巴结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败血症”,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工人。因发热、有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7天于1989年6月20日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