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肾衰竭(CRF)是所有进展性肾疾病的最终结局.如何对轻、中度CRF进行有效合理的治疗,延缓其进展成终末期肾病是内科保守治疗的主要目标.为此我们将前列腺素E1(PGE1)用于治疗CRF,并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艾塞那肽在肥胖青少年糖代谢异常中的近、远期效果观察。方法入选92例糖代谢异常的青少年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5 g,每日3次;试验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5 g,每日3次,加皮下注射艾塞那肽,疗程为6个月。近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体重、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及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水平( Homa 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β)。远期观察2组患者3年后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体重、腰围、体质指数有明显改善(P<0.01),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 <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均P<0.05);收缩压明显降低( P<0.05);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明显降低,HOMA-β升高(均P<0.01)。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0.01)。结论艾塞那肽能明显减轻体重,改善内分泌代谢,减少因肥胖带来的代谢性异常的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4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观察,治疗组以神经生长因子治疗,4 μg肌注1次/d,15 d 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降糖及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自觉症状改善率达8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治疗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也有一定程度改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长期系统性强化教育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强化教育干预组(干预组)、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治疗和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干预组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措施外,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性、个体化、一对一的指导与行为干预,试验前和试验后5年收集相关资料,以评价代谢变化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糖尿病教育干预5年后,干预组代谢指标控制均较对照组好,干预组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脑梗死、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足病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7%,3.9%,8.8%,8.8%,1.96%,1.96%,0.1%;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3%,15.1%,23%,28%,9%,9%,9%.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系统性、个体化、一对一的全方位教育干预能全面持久的改善糖、脂代谢,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对并发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初诊患者324例,完全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59例,予以糖尿病健康教育强化治疗,每个月安排1次健康教育讲座及电话随访,每次1~2h,共3年。对照组165例,予以一般性糖尿病健康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宣传资料内容同观察组。比较2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3年,观察组失访19例,对照组失访23例。2010年,观察组发生严重低血糖1例;对照组发生严重低血糖15例,酮症酸中毒7例,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11例。观察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7%(1/140)比23.2%(3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及医疗费用.方法 收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24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健康教育强化治疗组)159例,子糖尿病健康教育强化治疗,每周安排两次健康教育讲座,每次1~2 h,8次为1个周期.对照组(健康教育传统治疗组)165例,予一般性糖尿病健康教育,以自学为主,宣传资料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糖耐量异常及肥胖患者中的代谢和受孕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就诊的PCOS合并肥胖及不孕患者1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治疗组[年龄(28±7)岁]和对照组[(27±7)岁]。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0.5 g、3次/d),治疗组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1.2~1.8 mg/d)。于用药前、用药12周、24周后分别测定患者的体重、血液生化及性激素水平。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用药12、24周后两组体重、腰围、体质指数(BMI)均下降,而利拉鲁肽组低于对照组(t=10.11~19.97,均P<0.01)。(2)24周时利拉鲁肽组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对照组降低[(7.5±1.2)比(8.0±1.1)mmol/L、(5.5±0.8)%比(6.0±0.3)%,t=31.61、21.93,均P<0.05]。(3)用药24周时两组间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3.44~21.56,均P<0.05)。(4)用药12周、24周两组均出现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利拉鲁肽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4周时促卵泡生成素(4.2±0.4)比(5.0±0.6)U/L,促黄体生成素(6.1±1.4)比(8.2±1.2)U/L,t=13.72、204.30,均P<0.05]。(5)用药12周、24周后两组均出现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降低,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升高,利拉鲁肽组高于对照组(t=20.75~35.78,均P<0.05)。(6)利拉鲁肽组月经周期规律变化率、排卵率、自然受孕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6.2%(75/87)比70.5%(60/85),78.1%(68/87)比50.5%(43/85),42.5%(37/87)比22.3%(1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9、14.281、7.97,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减轻体重,改善糖、脂代谢和性激素水平,提高自然受孕率。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率高达60~90%,其中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约占16%。本研究对新一代的抗惊厥药物普瑞巴林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一线用药加巴喷丁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的52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机体免疫缺陷,常导致体液含糖水平明显增高,患者极易感染。糖尿病皮肤感染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但发生肩部软组织感染者较少见。我们收治1例糖尿病酮症合并左肩部软组织感染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68岁,因多尿、多饮、多食、消瘦10年,头晕5年,加重伴左肩部红肿、疼痛、破溃、流脓及全身畏冷、发热10d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长期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合并症之一,患病率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而增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一般认为周围神经病变与代谢障碍及微血管病变有关.前列腺素E1(PGE1)可扩张末梢血管、增加血流量及抑制血小板凝集[3]等作用,对末梢血管病变有一定疗效.我们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肌电图对1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