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同时一次性肌肉注射维生素D37.5 mg治疗前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初治患儿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每次一吸(50μg/100μg),2次/天;观察组仅第1天加用维生素D330万IU肌肉注射一次。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取静脉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5(OH)D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25(OH)D水平升高,虽未达到理想水平,但可纠正哮喘患儿存在的25(OH)D不足或缺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给予一次性维生素D330万IU肌肉注射可以纠正其存在的25(OH)D不足或缺乏,可能是改善哮喘患儿临床预后的积极补充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包括婴幼儿早期喘息、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等。目前,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原因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早期病毒感染,而维生素D水平低下是导致儿童哮喘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但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脐带血中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并不十分明确,为此本文综合相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儿童不典型气道异物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诊治线索.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4例不典型外源性支气管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Microsoft Word 2010版制作统计图饼图,评价各样本之间的构成比.结果 患儿以1~3岁幼儿为主,41例(93.2%)无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于初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规范吸入ICS+ LABA治疗同时,给予一次性肌注维生素D3 (7.5 mg)干预,观察其对完全控制率及其肺通气功能,尤其是小气道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表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3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肺功能.结果 2组治疗的1、2和3个月完全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87、0.77、0.004,P值均>0.05);2组治疗前后大、小气道功能指标(%预计值)的比值均有提高,观察组的FVC% pred、FEV1/FVC%、FEF75% pred、FEF25% pred、MMEF% pre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反映小气道的指标改善尤其明显;2组治疗后大小气道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比较:2组的FEW1%pred、FEV1/FVC%、FEF50% pred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FEF25%pred [28 (84.8%)]、FEF50%pred [26 (78.8%)]、FEF75%pred[31 (93.9%)]和MMEF%pred[29(87.7%)]比较对照组FEF25%pred [20 (55.6%)]、FEF50%pred [20 (55.6%)]、FEF75%pred [22 (61.1%)]和MMEF%pred [23 (63.9%)]的恢复正常率都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78、4.182、10.418、5.337,P值均<0.05).结论 一次性肌注维生素D3 (7.5 mg),可以更好地改善在规范化吸入治疗的儿童哮喘患儿进入缓解期后小气道功能指标,该剂量对于儿童哮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肺炎的B超声像特点及肺部B超检查对小儿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06月本院儿童呼吸内科住院的148例肺炎确诊病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住院的50例非肺部疾病患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肺部B超声像学特征。以肺部X线检查为参照标准,比较肺部B超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出现异常肺部B超声像者145例,其B超声像学征象主要包括胸膜线异常、A线消失、B 线出现及肺实变等。在研究组中肺部B超检查与肺部X线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B超检查对诊断小儿肺炎的敏感性为97.97%、特异性为94.00%,准确性为96.96%。当胸膜线异常、A 线消失、B 线出现同时存在时,对诊断小儿肺炎的敏感性为97.97%、特异性为94%、准确性为96.96%。结论 肺部B超检查对于小儿肺炎的诊断准确可靠,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指导临床工作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儿童常见病原情况,为预防和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5月~2011年4月本院内科住院的526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呼吸道病毒IgM抗体、痰培养及支原体、衣原体IgM抗体检测,对标本阳性患儿进行治疗及分析结果。结果 526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248例(47.15%);痰培养检测阳性21例。MP阳性9例,CP阳性24例,CT阳性59例。结论对症支持治疗是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处理原则,针对病原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减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死亡率及哮喘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FeNO检测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低龄儿童哮喘疾病管理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初次诊断儿童哮喘的低龄患儿108例为观察组,以同期来我院体检健康儿童8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水平、FeNO水平及观察组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并分析肺功能指标和FeN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急性期TPEF/TE、VPEF/VE、VT/kg及Ti/Te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缓解期TPEF/TE、VPEF/VE及Ti/T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期RR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期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后TPEF/TE、VPEF/VE、VT/kg及Ti/Te水平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观察组急性期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后RR水平显著低于应用前(P0.05);观察组急性期FeNO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缓解期Fe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阻塞的哮喘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度、轻度(P0.05);同时中度阻塞的哮喘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轻度(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急性期和缓解期患儿FeNO水平与潮气呼吸肺TPEF/TE和VPEF/VE间均无相关性(r=-0.035,-0.040,-0.043,-0.075,P=0.74,0.82,0.80,0.63)。结论潮气肺功能、FeNO检测及支气管舒张试验联合检测,可更为全面反映儿童哮喘患儿病变严重程度,有助于提高低龄儿童哮喘疾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喘息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临床表现之一,引起喘息的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目前认为病毒感染是诱发婴幼儿喘息最主要的因素,细菌在婴幼儿喘息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喘息性疾病患儿呼吸道通常合并细菌定植/感染,新生儿早期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诊断为CAP的242例住院患儿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102株)、流感嗜血杆菌(48株)、卡他莫拉菌(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和大肠埃希菌(14株)。不同年龄CAP患儿感染病原菌略有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以婴儿感染为主。5种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0.00%。结论了解CAP患儿病原菌分布,有利于在儿童CAP经验性治疗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处于临床缓解期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处于稳定期的哮喘患儿26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FeNO水平和肺功能,分析FeNO水平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处于哮喘缓解期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FeNO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FeNO与身高、体重、年龄呈正相关(r =0.213、0.147、0.276,P=0.001、0.025、0.000).与FEF25%、FEF50%、FEF75%各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147、-0.127、-0.127、P=0.001 7、0.04、0.04).结论 FeNO水平与肺功能对临床缓解期哮喘儿童小气道的监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将FeNO纳入哮喘管理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