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投诉原因,提出对策,为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出一份力。方法:对某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发生的67起投诉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关对策。结果:67起投诉中,因候诊时间过长等管理安排方面的投诉最多,其次是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方面的投诉。结论:急诊投诉必须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在加大医疗资源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就诊流程,优化分诊制度,加强在服务意识方面的培训,加强专业技术训练,改善就医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12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按抽签随机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均持续治疗3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及粪便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和粪便细胞因子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 05),且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 37%,对照组为6. 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调控血清及粪细胞因子,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保护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黄向晖 《广州医药》2011,42(3):54-55
目的 总结应用开塞露治疗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经验.方法 对171例患内科急性腹痛的患儿使用开塞露10~20ml注入肛门通便排气治疗,观察腹痛缓解情况.结果 165例患儿排便、排气后腹痛均能迅速缓解,有效率97%.结论 内科急性腹痛患儿可优先选用开塞露通便排气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饲大剂量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表现4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分为轻、中、重度,口饲地西泮按不同剂量,每6小时给药1次。结果:治愈24例,好转10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1例,治愈率60%,总有效率85%。结论:口饲大剂量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疗效满意;地西泮用量为轻度2.5~5mg/(kg·日),中度5~7.5mg/(kg·日),重度7.5-10mg/(kg·日)合适。  相似文献   
5.
黄向晖 《广州医药》2009,40(6):27-28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静脉-口服序贯序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211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治疗,阿奇霉素注射液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成1mg/ml静脉滴注,3小时静滴完毕,1次/24小时,连用5天,停药6天后每周服用阿奇霉索3天[(10~15mg/(Kg·d)],服3天停4天共服用3周。结果治愈191例,占90.53%,显效20例,占9.47%。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不良反应12例,占5.69%,平均住院6.5天,住院总费用平均1728元。结论阿奇霉素静脉-口服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可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幼儿排便习惯训练(DHP)对减少或消除婴幼儿功能性(或习惯性)便秘(FC)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DHP问卷调查,制定统一问卷内容和调查表格,定期对小儿家长依据问卷内容进行详细调查,对调查所获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未规范训练组(对照组)未进行DHP者占42.10%,不规范排便习惯训练者占57.90%;研究组(训练组)婴幼儿自生后4个月龄开始全部进行规范DHP,其中排软便者为12.14%;条形干便为73.68%;球形干便为14.18%;两组婴幼儿膳食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FC的发病与未曾进行或不规范的DHP高度相关;DHP在预防和治疗婴幼儿FC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8.
陈健明  黄绮云  黄向晖 《海南医学》2013,24(24):3715-3716
目的探讨儿童就诊时间长度与家长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某大型综合医院门诊的患儿就诊时间资料,分析患儿就诊时间与家长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就诊时间为2~3 min的家长满意度较低(78.58%),随着诊查时间的延长,满意度也呈上升的趋势。到达8~12 min后,满意度达最高(96.24%)。8~12 min组与13~20 min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诊查时间超过20 min,满意度反而有下降的趋势。结论将儿童就诊时间长度控制在8~12 min能使大部分患儿家长感觉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5岁以下喘息性疾病患儿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类偏肺病毒(hMPV)、人类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因喘息住院且咽拭子病毒PCR检测阳性的5岁以下儿童共627例的病毒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检测出RSV、hMPV、hBoV阳性者共286例,其中RSV 173例(27.59%),hMPV 70例(11.16%),hBoV 43例(6.86%)。5岁以下喘息性疾病患儿RSV感染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hMPV主要在春季流行,hBoV主要在夏季流行。不同年龄段组、临床诊断组以及喘息严重程度之间病毒检出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SV在6个月、毛细支气管炎以及中度喘息的患儿中检出率最高;hMPV多见于1~3岁、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及轻中度喘息的患儿;而hBoV的检出率与年龄、疾病临床诊断和喘息严重程度无明显关联。结论 RSV是诱发婴儿早期喘息及毛细支气管炎的最常见病毒,而hMPV和hBoV也是诱发儿童喘息的重要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该院出生的高危足月新生儿的颅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并比较异常者颅脑超声与MRI结果,总结两者在诊断高危足月新生儿颅内疾病的应用价值及差异性。方法收集2017-01~2019-01在该院出生的355例高危足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与出生7 d内的颅脑超声及头颅MRI检查结果。结果颅脑病变阳性者共85例(23. 9%),其中颅脑超声诊断室管膜下囊肿66例(18. 6%),与头颅MRI的44例(12. 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颅脑超声检出脑室内出血与MRI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缺氧缺血性脑病、小脑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阳性率MRI高于超声,其中MRI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灵敏度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性、可重复性高等特点,能准确诊断出颅内出血、室管膜下囊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高危足月新生儿常见的颅内疾病,但对颅脑边缘及后颅窝的病变分辨率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