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PPAR γ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艳静  卞红磊 《天津医药》2004,32(9):568-569,i001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UC)大鼠肠黏膜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10只UC大鼠 (UC组 )和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中PPARγ的表达情况。结果 :UC组和对照组大鼠结肠上皮PPARγ阳性细胞分别为 (11.7±3.46)个和 (81.8±15.73)个 ,UC大鼠结肠上皮PPARγ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UC大鼠结肠黏膜上皮PPARγ的表达明显下降 ,其可能与UC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肛瘘亦称肛管直肠瘘,是一种在肛管或直肠部位由于各种病理或者生理原因导致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肉芽脓性异常管道,可能因直肠囊肿排脓不畅而引起,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该病发病率较高,在肛肠科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痔。高位肛瘘是指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的一种肛瘘,其又分为仅有一个瘘管的高位单纯性肛瘘和具有多个瘘管的高位复杂性肛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芝麻提取物芝麻素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64只腋下移植了S180腹水瘤的昆明种小鼠分成4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30 mg/kg)、芝麻素高浓度组(30 mg/kg)、芝麻素低浓度组(3 mg/kg);给药10 d,第11天取小鼠尾血,计数白细胞;处死小鼠剥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另取16只正常小鼠同环境下正常饲养.实验的第11天取尾血,计数白细胞.结果 环磷酰胺组瘤重较模型组低(P<0.05),芝麻素高浓度组瘤重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芝麻素低浓度组较模型组低(P<0.05),但仍比环磷酰胺组高(P<0.05);芝麻素低浓度组抑瘤率明显高于高浓度组,但仍低于环磷酰胺组;模型组白细胞较正常组高(P<0.05);环磷酰胺组较正常组低(P<0.05),芝麻素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均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结论 芝麻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其直接治疗效果虽不如环磷酰胺明显,但其毒性小于环磷酰胺.  相似文献   
4.
血清游离羟脯氨酸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艳静  武惠珍 《河北医药》2000,22(2):114-115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羟氨酸(hydoxyproline,HYP)在慢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分光度法检测了各种肝病患者血清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 慢性肝炎、肝硬化HYP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该项指标可用于临床上慢性肝病发展及肝硬化的辅助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6.
乔义岭  魏艳静  姜秀芳 《河北中医》2010,32(11):1711-1713
目的观察芝麻提取物芝麻素对四氯化碳(CC l4)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芝麻素高剂量组、芝麻素中剂量组、芝麻素低剂量组和甘利欣对照组6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于皮下注射40%CC l4溶液(5 mL/kg),以后每3 d予40%CC l4溶液(3 mL/kg)皮下注射造模,正常组予等容积花生油皮下注射。同时,正常组、模型组每日予0.9%氯化钠注射液1.5 mL灌胃;芝麻素高剂量组、芝麻素中剂量组、芝麻素低剂量组每日分别予9.0、3.0、1.0 mg/mL浓度芝麻素甲基纤维素悬浊液1.5 mL灌胃;甘利欣对照组每日予0.3 mg/mL甘利欣1.5 mL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 lb)、球蛋白(G)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芝麻素高剂量组、芝麻素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虽然仍高于正常组,但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且与甘利欣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芝麻素高剂量组、芝麻素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结构破坏不明显,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显著减轻,肝细胞坏死减轻,尤以芝麻素高剂量组肝组织改善显著,接近甘利欣对照组;芝麻素高剂量组、芝麻素中剂量组、芝麻素低剂量组、甘利欣对照组TP、A l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模型组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血清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芝麻素能改善造模大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状况,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而且与剂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类配体活化的核转录因子;可以抑制细胞因子和化学趋化因子分泌,干扰炎症反应的产生及放大。多项研究表明肠粘膜上皮细胞表达高水平的PPARγ,用PPARγ配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后,可以使症状明显缓解,因此PPARγ在保护肠粘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UC)患体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提示微血栓的形成可能是UC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国外献报道,血小板在这一病理变化过程中不仅参与血栓的形成,还参与促炎症作用。本研究同时观察UC患的病变范围和血小板功能,旨在探讨UC患体内的血小板状态,评价UC患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小儿科收治的13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回顾性研究的对象,并根据发病时间分为79月期间发病的夏季组、109月期间发病的夏季组、1012月期间发病的秋季组,收集患儿排泄物进行病原微生物种类鉴定。结果检出细菌共株51株,占39.23%,其中大肠杆菌最常见(占37株);病毒共株64株,占49.23%,其中轮状病毒最常见(占49株);真菌及寄生虫共15株,占11.54%,其中白色念珠菌4株、贾第虫5株、隐孢子虫6株;夏季患儿发生细菌感染44例,多于秋季患儿,发生病毒感染7例,少于秋季患儿。结论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常见原因,且夏季感染以细菌为主、秋季感染以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血小板功能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艳静  卞红磊  武会珍 《临床荟萃》2003,18(11):608-60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方法 对2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ll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黏附功能(PAdT)、血小板的聚集功能(PAgT)、血栓素B2(TXB2)进行检测。结果 2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血栓素B2均显著高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性增强,提示血小板的活化直接参与了结肠黏膜的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