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硝酸甘油在心肺复苏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7例)和试验组(132例),对照组按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急救,胸外心脏按压,液体扩容,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升压,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硝酸甘油(5 μg/min)微量泵泵入,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复苏成功率,复苏成功时间,有创动脉血压及24h存活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心脏复苏成功率及24h存活率、复苏成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创动脉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术中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患者存活率,并且对外周动脉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活化子1(STAT1)信号转导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博莱霉素(BLM)组和生理盐水(NS)组,分别于气管内灌注BLM及NS后第7、14、28天处死.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左肺组织匀浆测定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STAT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的表达.结果 BLM组肺组织胶原含量在7、14、28 d均明显高于NS组(P<0.01);BLM组肺组织STAT1、PDGF蛋白表达在第7天达高峰,之后下降,第28天时仍高于NS组(P<0.05),且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880,P均<0.01);BLM组肺组织中PAI-1表达在第7天开始升高,第28天达高峰,且与肺组织中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952,P<0.01).结论 JAK/STAT1信号转导通路可能通过调节STAT1、PDGF和PAI-1表达,参与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胸廓畸形程度与肺通气功能、右心改变作相关性分析。方法 对22例18-22岁胸廓、脊柱畸形青年,以笔者拟定的“身高形变指数”、“胸廓形变指数”及按文献方法测定的脊柱畸变成角度数,综合判断残疾程度,同时检测其血氧饱和度、肺通气功能、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综合评价其肺呼吸功能和右心改变,作相关分析。结果 初步显示本文所拟残疾指标的适用性以及与通气功能的相关性,而与右心改变尚未显示明显的相关性;部分指标提示脊柱中段变形可导致右心改变。结论 进一步证明胸廓、脊柱残疾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发病机制上与COPD类疾病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大鼠为动物模型, 研究胸腺细胞分化抗原-1(thym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Thy-1/CD90)及Thy-1mRNA的表达,分析Thy-1及Thy-1mRNA与肺纤维化形成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用BLM气管注入法建立动物模型;分别留取第1 d、3 d、7 d、14 d、28 d肺组织, 测定羟脯胺酸(HYP)、Thy-1 、Thy-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肺间质中成纤维细胞多数表达Thy-1,阳性率为88.01%+4.12%;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Thy-1表达呈进行性减少;Thy-1表达阳性率与HYP之间呈负相关;Thy-1mRNA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与Thy-1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存在成纤维细胞表达Thy-1减少,Thy-1细胞可能是胶原的主要来源细胞;Thy-1的减少与Thy-1mRNA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活化子1(STAT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DXM组)、博来霉素组(BLM组)和对照组(Ns组):①DXM组,气管内灌注BLM(5mg/kg,用生理盐水配制BLM溶液浓度为5mg/ml)诱导肺纤维化,随后每日用地塞米松3mg/kg腹腔注射进行干预;②BLM组,气管内灌注BLM(剂量与用法同上),随后每日用牛理盐水(NS)3mg/kg腹腔注射进行干预;③NS组,气管内灌注和腹腔注射均用NS(剂量与用法同上).于气管内灌注后第7、14和28天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TAT1和PDGF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BLM组BALF中细胞总数在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和第28天开始下降;DXM不同时间组细胞总数均低于BLM组,尤其以第7天差异明显(P<0.05);②BLM组肺组织中STAT1和PDGF蛋白表达在第7天达高峰,之后下降,第28天时仍高于NS组(P<0.05),均与BALF中的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880和0.902,P均<0.01);DEX组STAT1和PD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同期BLM组(P<0.01).结论 地塞米松能够抑制BLM诱导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早期抑制肺组织STATl和PDGF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肺疾病,其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且肺部对有害气体或者颗粒出现异常炎症反应,是进行性疾病[1].15岁以上人口COPD的发病率是3%[2].老年人由于多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更高.瘦素是具有促进炎症和调控免疫的一种蛋白质,和胰岛抵抗关系密切.本文就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进行瘦素和炎症以及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应用于临床是肺部疾病诊疗技术的一项重大革命,它在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各种相关介入、诊疗技术的不断涌现,该技术目前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呼吸内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其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并不是复杂的高难度技术,但因其所实施部位的特殊性,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对操作者提出了较其他内镜检查更高的要求。不熟练的操作,常引起患者剧烈呛咳,严重者可导致心律失常、呼吸道大出血甚至窒息、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1]。因此,各级内镜室一般都要求只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才可独立进行纤支镜操作。“如何教,如何学”一直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2],通过手把手的带教,同时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医师与医师、医师与护士、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互动,促进年轻医师的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强调医师之间、医护之间的多边互动,提高年轻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育有1男孩,12岁,月经正常,生育后一直带节育环,未服避孕药.病人因"胸闷、气短伴咳嗽7个月"收入院.  相似文献   
9.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危重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对危重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采取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和OT患者气管切开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生命体征变化、局麻药用量、切口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后疤痕大小、放置气管切开导管时气囊破损等情况。结果PDT气管切开时间短.置管期间生命体征波动小,切口愈合后疤痕较小。认为PDT操作时问短,并发症少,明显优于OT,尽管其一次性消耗费用略高。但依然在危重患者救治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洁白胶囊预防肺癌化疗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 ,随着世界经济及工业的发展 ,肺癌在世界上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 ,化疗是不可缺少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副反应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定期治疗。我们采用洁白胶囊与恩丹西酮、大剂量胃复安联合应用预防肺癌化疗恶心、呕吐反应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观察组 16 2例 ,男性 113例 ,女性 4 9例 ,平均年龄 (45 .5± 14 .7)岁 ;其中鳞状细胞癌 70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5 1例 ,腺癌 4 1例。对照组 15 4例 ,男性 10 3例 ,女性 5 1例 ,平均年龄 (5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