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瘦素遗传度的双生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遗传因素对血瘦素的影响。方法  5 7对双生子 ,用微卫星 DNA基因扫描和分型技术 ,根据基因型的一致性来鉴别卵性。双生子间异同比较估计遗传和环境的相对效应 ,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瘦素。结果 异卵双生子 (dizygotic,DZ)瘦素的对内方差大于同卵双生子 (monozygotic,MZ)的对内方差 (P<0 .0 5 ) ,前者为后者的 2倍多。但当校正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性别和血尿酸 (uricacid,UA)后 ,MZ的对内方差接近于 DZ的对内方差。血瘦素的遗传度 8% ,校正 BMI、性别等的影响后血瘦素的遗传度为 0 .18%。血压与瘦素在简单相关分析时相关 (收缩压 r=0 .35 5 ,P<0 .0 0 1;舒张压 r=0 .339,P<0 .0 0 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时仅 BMI、性别和 UA入选方程 (R2 =0 .788,P<0 .0 0 1)。结论 遗传因素对血瘦素影响不大 ,血瘦素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地尔硫在高血压急性脑卒中病人中的降压作用。方法 :有急性脑卒中的高血压病人 6 5例 ,根据血压值不同 ,分为A组 31例 ,先采用地尔硫针剂 5 0mg溶于氯化钠注射液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 ,iv ,gtt ,2~ 4h滴完。 2 4h后 ,采用地尔硫缓释片剂 90mg ,po ,qd ,服用2wk。B组 34例 ,采用地尔硫缓释片剂 90mg ,po ,qd ,服用 2wk。结果 :A组和B组用药后d 14降压有效率分别为 90 %与 88% ,P >0 .0 5。A组病例静脉用药后 10 ,2 0 ,30 ,6 0 ,12 0min血压降压幅度与其前一观察时刻的血压值差别有显著意义 ,降压安全性达 90 %。 2组病例治疗后d 1,2 ,7,14的血压降压幅度与其前一观察值差别均有显著意义 ,治疗后d 7,1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 ,与用药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所有病例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地尔硫对高血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降压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与心室肥厚患者在冠状动脉无阻塞的情况下也常有心肌缺血的症状与体症。除了外源性血管收缩及微血管增长与左室重量增加不成比例外,冠状微血管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GTRLl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原发性高血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家系248家共1042人为研究样本,应用TaqMan MGB荧光探针定量PCR技术,检测各样本.4GTRLl基因启动子区rs10501367和rs7119375基因多态性分型。应用FBAT软件预测陔两个多态性位点可能组成的单倍型.并对多态位点及单倍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所选位点基因型频率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应用FBAT(显性模型遗传模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rs10501367、rs7119375及其组成的单倍型G—G与原发性高血联相关。其中rs7119375的G等位基因(Z=2.390,P=0.017)和rs10501367的G等位基因(Z=2.177.P=0.030)可以由亲代下传给患病子代。结论位于AGTRLl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位点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乐存在相关关系,单倍型G—G可能对高血压的发病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病,受遗传及外界因素影响.按血浆肾素水平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高肾素、低肾素和正常肾素三种类型,本文综述近年低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的基因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兔粥样硬化髂动脉组织P-选择素(P-selectin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 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别予普通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8只)及高脂饲料喂养(基础对照组10只,辛伐他汀组12只).正常对照组喂养6周后处死.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行髂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术后辛伐他汀组每只予辛伐他汀15 mg/d;分组喂养4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取一侧病变髂动脉做病理切片;取另一侧抽提总RNA和总蛋白,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蛋白印迹测定P-选择素和ICAM-1 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 结果辛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兔血浆总胆固醇,正常对照组、基础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动脉壁P-选择素 mRNA/β-actin mRNA的相对值分别为0.12±0.04、0.51±0.06、0.27±0.06,相互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ICAM-1 mRNA/3-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 mRNA比值分别为0.25±0.08、0.91±0.10、0.47±0.09,相互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选择素为6.41±1.64、14.38±2.56、9.47±1.69, 相互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ICAM-1为4.71±1.64、14.03±2.05、6.78±1.39, 相互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与之相一致. 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兔粥样硬化髂动脉组织P-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正常葡萄糖耐量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的106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随访前后测定OGTT、同步胰岛素释放试验(InRT)、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及腰围,用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胰岛素代谢清除率(MCRi)计算胰岛素敏感性,用HOMA-β及胰岛素1相和2相分泌计算β细胞功能。结果(1)106例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的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随访3年后,新发糖尿病6例(5.7%),进展为IGT的39例(36.8%),保持NGT的61例(57.5%);(2)随访后进展为IGT的患者与仍为NGT的患者相比较,前者随访前的腰围、BMI、空腹血糖、OGTT2h和3h血糖、OGTT2h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ISI及MCRi显著减低(P<0.01);(3)调整年龄、血压、血脂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腹型肥胖和OGTT2h血糖是男性EHT从NGT转为IGT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6.81和2.13);(4)随访前有腹型肥胖的NGT高血压患者进展为IGT的比率明显高于无腹型肥胖者(60%vs19%,P<0.01)。比较随访前指标发现,腹型肥胖组的ISI和MCRi显著降低、糖负荷后胰岛β细胞分泌显著增强(P<0.01),随访前后比较,腹型肥胖组HOMA-IR和HOMA-β明显增高(P<0.01)。结论腹型肥胖和OGTT2h血糖是无糖代谢异常的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展为糖耐量异常的风险预测指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及胰岛β细胞功能增强与腹型肥胖的男性NGT高血压患者发生IGT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scatter factor , HGF)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l fibroblasts, AF)表型转化及迁移的影响,探索其在血管外膜重构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F,以不同剂量(0、20、40、80 ng/ml)HGF刺激AF及40 ng/ml HGF刺激AF不同时间(0、4、16、24小时),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不同条件刺激后AF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 actin)的表达变化;用transwell检测不同浓度HGF对AF迁移的影响.结果 HGF可上调AF中α-SM actin表达,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40 ng/ml HGF可明显促进AF迁移,迁移细胞数目在一定范围内随着HGF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HGF能诱导AF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 MF),促进AF迁移,在血管外膜重构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血管外膜2种表型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血管外膜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建立大鼠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2种细胞表型。以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析HGF及c-met在2种不同表型细胞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种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液中HGF的含量。结果 HGFmRNA及HGF蛋白,c-metmRNA及c-met蛋白在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在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后表达明显上调,随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在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逐渐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的过程中HGF表达逐渐上调。结论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存在局部HGF系统。HGF可能在血管外膜细胞瑶型转化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盐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其中醛固酮作用最强。醛固酮不仅参与肾脏水盐代谢调节,还通过多种途径对靶器官产生一系列负性作用。盐皮质激素受体不仅存在于肾脏上皮细胞中,还在心脏、血管、海马和皮肤等多种肾外组织、器官中表达,介导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参与血压的调控和靶器官的重构。该文主要介绍盐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参与血压调节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