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胃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患者胃癌前病变的组织病理情况和在胃内的分布特点.方法: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门诊患者,先应用~(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感染,如为阳性则行胃镜检查,于胃窦大、小弯侧及胃体大、小弯侧,分别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如: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并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在128例Hpylori阳性患者中,胃癌前病变71例,占55.5%.而阴性患者中,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仅占31.3%(10/3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并(P<0.05).在Hpylori阳性组患者中,癌前病变在各部位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胃窦小弯侧(58.5%)>胃窦大弯侧(36.9%)>胃体小弯侧(23.8%)>胃体大弯侧(14.6%).而在Hpylori阴性对照组中,胃窦小弯侧(31.3%)>胃窦大弯侧(18.2%)>胃体小弯侧(15.6%)>胃体大弯侧(12.5%).结论:Hpylori感染与胃癌前病变密切相关,胃癌前病变以胃窦小弯侧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胃窦大弯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在清醒镇静胃镜下的效果、安全性,并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的镇静效果作出对比。方法:对本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患者249名,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A组)及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B组),以检查期间MAP、HR、SpO2、苏醒时间及检查后患者满意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应用效果、患者满意度及费用对比。结果:A、B两组检查中MAP、HR、SpO2均有下降,但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A、B组患者中分别有71.8%及81.6%患者表示有意接受再次检查;A组患者较B组苏醒时间长,组间比较有差异;A组检查费用明显低于B组。结论:清醒镇静内镜检查对医患双方均有益处,咪达唑仑在清醒镇静胃镜中安全易操作,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3.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道了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当时称之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以来,人们对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胃内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自从1994年WHO宣布Hp是人类胃癌  相似文献   
4.
内皮素-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及川芎嗪的对抗效果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用离体大鼠的主动脉和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研究了内皮素-1对主动脉的收缩作用及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0~18.0nmol·L~1的内皮素-1能引起浓度依赖性血管收缩,川芎嗪能有效对抗内皮素-1血管收缩作用.100~100.0 pmol·L~1的内皮素-1能使S+G_2+M期细胞的比例增加,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10.0 pmol·L~1内皮素-1作用10 min可升高平滑肌细胞ATP含量,20 min之后ATP含量一直低于正常水平,内皮素1对平滑肌细胞ATP含量的影响呈双相作用,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5.
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序贯疗法在我国应用尚未广泛,且临床资料不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试验,我们应用10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60)和联合治疗组(n=60),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口服糖分子探针乳果糖、甘露醇,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示差法测定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并统计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8.33%vs 18.33%,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可以降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健康体检时,血生化检查中有一项是尿酸水平。尿酸是嘌呤的代谢物,当人体嘌呤代谢障碍或摄食含嘌呤物质太多的产品如海鲜之类时,血中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尿酸在人体形成尿酸盐汇集在关节处是痛风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尿酸水平升高不仅会引发痛风,而且还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近些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p)研究的深入和对Hp感染与消化道溃疡关系的了解,治疗上更加重视对Hp的根除,然而在对Hp根除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由于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上升,还存在着地域差异,如何探索出高效、敏感、不良反应少、符合中国国情的Hp根除方案,是当前临床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加替沙星是一种新型的第4代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并且目前耐药性相对较低,因此我们应用以加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Hp,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以便为临床根除Hp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兔离体颈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内皮依赖的舒张的影响。方法:以血管条等长张力法测定ox-LDL、L-精氧酸(L-arginine,L-Arg)等对兔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较低浓度的ox-LDL(50μG·ml-1)明显抑制颈动脉经乙酰胆碱介导内皮依赖的舒张,而不抑制非内皮依赖的舒张。L-Arg可部分逆转ox-LDL密度脂蛋白引起的颈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损害。结论:ox-LDL可抑制兔颈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而不影响基底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补充L-Arg可改善受损的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粪链球菌(培菲康)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联合治疗组(n=30),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口服糖分子探针乳果糖、甘露醇,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示差法测定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127±0.021、0.128±0.019 vs 0.018±0.002(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0.076±0.016 vs 0.085±0.010(P〈0.01)。结论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可以改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肠黏膜的通透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