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血压水平对视网膜血管直径的影响。方法以参加健康体检并自愿行眼底彩色照相检查的职工为观察对象,排除患有糖尿病者和图像模糊或软件识别血管错误而无法测量者,最终符合纳入标准者3229例。首先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血压值与视网膜血管直径之间的相关性,其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分析平均动脉压(MAP)、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每变化10 mm Hg与视网膜血管直径的关系。结果在符合入选标准的3229例观察对象中,平均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等效值(CRAE)为(175.4±23.8)μm,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等效值(CRVE)为(236.1±25.2)μm。Spearman相关分析可见,MAP、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与CRAE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0.15、-0.23和-0.17,均P0.01),MAP、脉压和收缩压与CRVE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0.13和-0.12,均P0.01)。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MAP、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每增加10 mm Hg,CRAE分别减小3.4、1.0、1.9和3.8μm;而CRVE分别减小1.9、1.5、1.4和1.7μm。结论 MAP、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升高与CRAE和CRVE减小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HIP)对分娩后妇女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1976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开滦医疗集团住院分娩并且参加了2006-2014年健康体检年龄30~60岁女职工4331人为观察队列,排除妊娠前有高血压病史者、健康体检之后分娩者以及健康体检时收缩压或舒张压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4072例。根据是否有HIP史将观察对象分为HIP组(n=602)与非妊娠期高血压(NHIP)组(n=3470),观察比较两组人群在2006-2014年健康体检时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并采用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IP对整体及不同年龄段观察对象分娩后血压水平的影响。结果经过平均17.17年的随访,发现在4072例观察对象中共检出高血压患者789例(发病密度1.13/100人年),其中NHIP组589例(1.02/100人年),HIP组200例(1.64/100人年)。在整体观察对象中,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HIP对体检妇女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分别为+4.37、+2.63 mm Hg;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NHIP组比较,HIP组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34%。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HIP对年龄30~40岁、40~50岁体检妇女收缩压的影响分别为+4.17、+3.81 mm Hg,舒张压分别为+3.08、+2.49 mm Hg;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NHIP组比较,30~40岁、40~50岁、50~60岁体检妇女HIP组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均增加,其RR值(95%CI)分别为2.06(1.35~3.16)、1.45(1.16~1.81)和1.23(1.01~1.50)。结论与NHIP妇女相比,HIP妇女分娩后高血压发病率增加。HIP是妇女分娩后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30~60岁的观察对象中,HIP妇女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而在年龄30~50岁的观察对象中HIP妇女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幅度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一般人群中累积心率水平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以2006-2007年度参加第1次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为观察人群,并于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度对其进行第2、3、4次健康体检,以第3次健康体检时点为观察起点,以第4次健康体检时点为观察终止时间,以新发糖尿病为终点事件,最终有33 461人纳入研究队列。按累积心率四分位分组,用寿命表法计算各组新发糖尿病的发病密度,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新发糖尿病发病密度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自然样条函数进一步分析累积心率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结果随访(2.22±0.38)年内,新发糖尿病发病密度随着累积心率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5.29/千人年、16.20/千人年、16.84/千人年、18.87/千人年),且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累积心率分组的新发糖尿病发病密度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基线收缩压等混杂因素后,累积心率第4四分位组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较第1四分位组增加41%,累积心率每增加1个标准差,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2%(P0.01)。自然样条函数分析显示累积心率与新发糖尿病呈现类似J形曲线关系。结论高累积心率水平是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