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市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方法在上海市6个区收集居民新鲜粪便,采用Ringer溶液37℃恒温条件下培养人芽囊原虫,计算人芽囊原虫感染率。结果检查居民2 984人,人芽囊原虫阳性者88人,感染率2.95%。上海市各区人群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0,P>0.05);青浦区男性感染率为5.56%,女性感染率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其他5个区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54,P均>0.05);农民感染率为6.87%,与其他职业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7,P<0.05)。结论上海市人群对人芽囊原虫普遍易感,以农民感染率最高。体外培养法敏感性较高.可用于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分析2002-2009年上海市居民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监测点,以本市居民为监测对象,应用改良加藤法、直接碘涂片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寄生虫学检查。结果 8年共粪检35186人,查到8种肠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为0.52%,年均下降幅度为8.32%。郊区人群的感染率(0.79%)高于中心城区(0.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9,P〈0.001);郊区和中心城区2005-2009年监测的感染率较2002-2004年分别下降了30.39%和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郊区=4.68,P〈0.05;χ2中心城区=13.93,P〈0.001);女性感染率(0.61%)显著高于男性(0.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60岁以上年龄组(0.66%~0.93%)和农民(0.92%)的感染率较高,人群感染率有随文化程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χ2=53.36,P〈0.001)。结论上海市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点人群感染率已连续7年低于1%,表明肠道寄生虫感染已不是威胁上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郊区县仍应重视预防控制工作,老年人及农民为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2002-2009年上海市人群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和分析2002-2009年上海市居民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监测点,以本市居民为监测对象,应用改良加藤法、直接碘涂片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寄生虫学检查.结果 8年共粪检35 186人,查到8种肠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为0.52%,年均下降幅度为8.32%.郊区人群的感染率(0.79%)高于中心城区(0.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9,P<0.001);郊区和中心城区2005-2009年监测的感染率较2002-2004年分别下降了30.39%和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郊区=4.68,P<0.05;中心城区=13.93,P<0.001);女性感染率(0.61%)显著高于男性(0.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60岁以上年龄组(0.66%~0.93%)和农民(0.92%)的感染率较高,人群感染率有随文化程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χ2=53.36,P<0.001).结论 上海市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点人群感染率已连续7年低于1%,表明肠道寄生虫感染已不是威胁上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郊区县仍应重视预防控制工作,老年人及农民为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实际水平,为华支睾吸虫病防控和淡水鱼卫生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发表的有关中国大陆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Stata 15.0软件计算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合并感染率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并对不同地区、不同采样季节、不同来源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合并感染率进行亚组分析。此外,对所纳入研究的敏感性及发表偏倚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0篇,其中中文文献37篇、英文文献3篇,高质量文献10篇、中等质量文献27篇、低质量文献3篇。40项研究共纳入53种、37 959条淡水鱼,其中39种(占73.58%)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meta分析结果显示,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3.5%[95% CI:(0.19,0.28)];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达35.7%[95% CI:(0.22,0.50)],高于华中地区[25.9%,95% CI:(0.04,0.48)]和华南地区 [20.6%,95% CI:(0.09,0.32)];春季采样的淡水鱼样本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44.1%[95% CI:(0.35,0.53)],高于秋季[6.7%,95% CI:(0.05,0.08)]和夏季[3.3%,95% CI:(-0.01,0.07)];来源于自然水体的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5.2%[95% CI:(0.17,0.33)],高于来源于零售环节[22.2%,95% CI:(0.17,0.28)]和养殖环节[12.3%,95% CI:(0.03,0.22)]的淡水鱼。所纳入文献敏感性较低,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中国大陆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华支睾吸虫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需要加强健康教育、诊断技术开发和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吖啶诱变无产卵能力的血吸虫是否能诱生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用 10 μg/m l吖啶诱变剂 I C R170 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作免疫原,免疫 C57 B L/6 N 小鼠两次,分别于初次免疫后6、8、10 w k 用正常尾蚴作攻击感染。结果免疫鼠成虫减少率为68.9% ,肝组织虫卵减少率为74.9% 。动态观察显示,初次免疫后6 w k 攻击感染的减虫率最高,减卵率高峰在6~8 w k。表明诱变剂 I C R170 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发育的变异成虫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诱导较高的抗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合成多肽分析细粒棘球蚴AgB1、AgB2和AgB4等3个亚单位抗原的主要反应性表位区域。方法用ELISA法分析来源于细粒棘球蚴AgB1、AgB2和AgB4亚单位基因序列的5个人工合成多肽KK36、RK30、B4-1、B4-2和B4-3,及上述3个亚单位重组抗原在血清抗体检测中的反应性,共检测细粒棘球蚴病(115例)、多房棘球蚴病(54例)、囊尾蚴病(22例)患者和健康人(18例)血清209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合成多肽和重组抗原在血清检测中的诊断效率。结果多肽KK36和RK30诊断细粒棘球蚴病的敏感性分别为89.2%和85.0%,特异性为62.5%和59.4%,诊断效率分别为84.8%和80.4%,与AgB1(84.5%)和AgB2(81.2%)抗原诊断效率相近,拟合AgB1和AgB2重组抗原的ROC曲线。来源于AgB4抗原的3个多肽B4-1、B4-2和B4-3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诊断效率分别为49.4%、57.9%和77.4%。其中,B4-3的反应性最佳,B4-2也有一定的反应性。结论 KK36和RK30完整地包含了AgB1和AgB2抗原的反应性表位区域。B4-2和B4-3多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制血清用量少的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方法 采用Sephacryl S?300HR柱层析分离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保留具有特异性反应活性的抗原蛋白组分。并研究标记浓度及稀释剂配方、样品缓冲液成分,组成最佳反应体系,建立血清用量5 μl的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结果 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对血吸虫虫卵阳性病人的敏感性为93.7%,EPG <24的低感染度检出率达91.3%,健康人群的特异性为97.1%,并殖吸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为5.6 %,Youden指数为0.91。与ELISA平行检测流动人口的总符合率为96.1%,Kappa值为0.81。结论 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具有血清用量少、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交叉反应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具有现场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市售食品食源性寄生虫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污染状况, 为制定寄生虫病监测策略、 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 2005-2010年对上海市18个区 (县) 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淡水类水产品、 海水类水产品、 蔬果类、 肉类、 螺类和蛙类等样品, 分别采用消化法、 压片法、 剖检法和漂浮法检测寄生虫囊蚴、 幼虫和虫卵。结果 2005-2010年共检测淡水类水产品23种5 185尾, 寄生虫囊蚴感染率为1.93%。检测淡水鱼、 虾20种4 033尾, 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76%; 其中麦穗鱼感染率最高, 为7.83% (48/613), 显著高于其他鱼种 (P < 0.01)。检测淡水甲壳类1 152 只, 未检出并殖吸虫囊蚴。检测海水产品23种433尾, 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为12.70%; 其中鲐鱼和带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分别为50.00% (13/26) 和23.46% (42/179), 显著高于其他海产品 (P < 0.01)。检测蔬菜37种428份, 寄生虫虫卵检出率为 0.47% (1/428); 检测10种水果103份, 未检出寄生虫虫卵。检测螺类样品330份, 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检测青蛙102 只, 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率为31.37%。检测猪、 牛肉样品116份, 未检出寄生虫污染。 同期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 0.42% (131/31 239)。 结论 上海市部分市售食品受到寄生虫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宣教工作, 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以确保提供安全的食品  相似文献   
9.
蔡黎  马杏宝  傅英华  马晓疆  张小萍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79-1379,1390
目的为了解和分析上海市幼托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现状和态势,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上海市肠道寄生虫病监测方案抽样调查幼托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试法,定性检查蛲虫卵。结果2005~2009年间在全市19个区县26个幼托机构共调查4890人,平均感染率为1.10%,郊区县儿童蛲虫感染率(1.71%)显著高于中心城区(0.16%)(Х^2=25.54,P〈0.001)。感染率居前三位的区县为:南汇(4.42%)、金山(3.88%)、奉贤(1.92%),未查出蛲虫感染者的有14个区,占73.68%;5岁以上年龄组儿童蛲虫感染率(1.27%~1.77%)显著高于3~4年龄组儿童(0.21%~0.66%)(Х^2=9.69。P〈0.01);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份感染率(0.35%~1.92%)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3.67,P〉0.01),2009年的感染率较前4年下降幅度在54.55%~81.77%之间。结论上海市幼托机构儿童中以郊区幼托儿童及大年龄儿童蛲虫感染率偏高,提示仍需加强我市幼托机构,尤其市郊区幼托儿童蛲虫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