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设计封堵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覆膜内支架。方法 根据食管胃吻合口区的特殊解剖结构和吻合口胸腔瘘的病变特点,设计蘑菇状覆膜内支架。透视下,5例吻合口巨大胸腔瘘患者置入6枚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果 蘑菇状覆膜内支架能有效封堵食管胃吻合口巨大胸腔瘘,解决了进食问题,改善了营养状况。结论 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明显,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口服碘水造影及CT表现;透视下,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结果:6例口服碘水造影显示对比剂均经吻合口溢入胸腔;6例螺旋CT检查,其中5例显示吻合口与胸腔相通,1例瘘口小而未显示。全部病例顺利置入内支架,既完全封堵了瘘口,又解决了进食问题。结论:根据口服碘水造影和螺旋CT征象可以诊断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明显,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马南花  雷一鸣 《医学文选》2003,22(3):371-374
瘦素 ( leptin,简称 LP)是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一种蛋白类激素。 1 994年由Zhang等人[1] 首次用从肥胖小鼠中成功地克隆出肥胖 ( ob)基因 ,是其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动物实验已证实 Lp能通过调节食欲和 /或能量消耗来调节能量代谢 ,以维持体脂的相对稳定 [2 ] ,因此亦为特异的血清消脂素。对人 Lp研究已从最初对肥胖的作用延伸到参与多系统、多方面的效应研究。现就 Lp的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  LP发现及功能表达   1 95 3年 Kennedy在猜想中提及一种可以调节体重 ,尤其是脂肪组织数量的激素存在 ,且该物…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1岁,半年前车祸头颅外伤后在侧耳鸣,安静时明显。头颅CT未见骨折与颅内损伤。4个月前耳鸣消失,3个月前眼球轻度突出,结膜红润。50d前眼球突出突然加重,夜间休息悍左侧额颞部肿胀感,起立活动后减轻,进行性下睑外翻,肿胀,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查体:左眼裂小,眼球隆出,上睑下垂,下脸充血外翻,结膜水肿,初力下降,左眼上方及左颞部可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5.
血细胞分析仪已广泛用于临床测定白细胞分类与计数 ,但在大中医院存在患者血标本在测定前放置时间较长 (尤其是病房标本 )。本文运用 Coulter JT-IR血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的血标本 ,观察白细胞直方图中各类细胞的区域变化 ,并且对比同步涂片细瑞氏染色的镜检结果 ,分析白细胞百分组成的变化趋势与可能原因。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与试剂 :美国 Coulter JT- IR血细胞仪 ,溶血剂 LYSE Sdiff,稀释液 IS OTON 、清洁液CLEANZ、质控品 4C plus均为 Coulter公司产品。1 .2 标本处理 :采用 EDTA.K2抗凝静脉血 ,每毫升含 EDTA.K2…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高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同期处理左心耳的手术技巧及效果评价。方法纳入2013~2018年,84例OPCABG LVEF降低(<50%)的高龄(年龄≥70岁)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在我科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男54例、女30例,年龄70~82岁。将患者分为左心耳闭合组(n=56)和左心耳未闭合组(n=28),左心耳闭合组术后前3个月予以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3个月后改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左心耳未闭合组术后长期予以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左心耳闭合组应用切割闭合器闭合左心耳44例,应用心耳夹闭合左心耳12例;左心耳闭合时间3~8 min,全组无桥血管及吻合口损伤现象。术后早期死亡2例(2.4%)。术后住院时间6~18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出院前复查心脏功能显示两组患者术后LVEF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无脑卒中及重要脏器出血表现。82例出院患者随访1年时,两组均无脑梗死发生,但左心耳闭合组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左心耳未闭合组(3.6%vs.18.5%,P=0.036)。结论LVEF降低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在OPCABG中同期闭合左心耳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及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正确合理的手术技巧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病理性出生低体重儿甲状腺功能动态观察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理性出生低体重儿甲状腺功能(甲功)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日龄大于5天的出生低体重儿52例及正常体重疾病儿19例进行甲功动态观察及临床分析。结果:(1)孕龄小及体重轻患儿甲状腺激素较对照组低(P<0.01),而各组TSH值间无差异;(2)甲功异常53例(74.6%),早产、低体重儿异常率较高(P<0.01);(3)合并多种疾病及病危程度高者甲功多项异常;结论:早产、病理性出生低体重儿及正常体重儿均可致暂时性甲功异常,异常者可随合并疾病治愈而恢复正常,少数仍异常者可给甲状腺片治疗。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动物试验及多个Ⅰ期临床试验已证实,移植干细胞后受损心脏的心功能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其机制还不甚明了。移植的干细胞是否具有心肌细胞的特性,能否与宿主细胞形成功能性整合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细胞间连接、电生理特性及机电耦联三方面对此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心房收缩功能对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57例孤立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是否缺失,分为A峰缺失组(A组,20例)和A峰存在组(B组,37例)。其中A组年龄(56.32±17.18)岁,女5例;B组年龄(60.33±11.22)岁,女17例。两组均行胸腔镜辅助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记录术前、术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变化。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术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26(24.3±8.8)个月。A组术后房颤复发率高于B组(20.0%vs.2.7%,P0.05)。全组术后6个月LAD及LVEF较术前改善(P0.05),但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房机械收缩功能受损与孤立性房颤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有关,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缺失可能是孤立性房颤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骨骼化或带蒂游离乳内动脉在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心胸外科采用骨骼化(n=77)或带蒂(n=85)游离技术获取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LIMA均端侧吻合到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分析两组患者的LIMA获取时间、术中LIMA桥血流量、术中LIMA桥搏动指数PI、术后前3天每日胸腔引流量及术后随访1年时的LIMA桥通畅率。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LIMA至LAD 的冠脉旁路移植手术。骨骼化组获取LIMA的时间略长于带蒂组(33.8±4.7 min vs 26.6±4.1 min,P<0.05);但骨骼化组术中LIMA桥血流量明显优于带蒂组(36.9±20.1 ml/min vs 28.6±17.2 ml/min,P<0.05)而两组术中LIMA桥搏动指数无明显差异(3.1±1.2 vs 2.9±0.8,P>0.05)。骨骼化组术后前三天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带蒂组(P<0.05)。术后随访到1年时的LIMA桥血管通畅率为100%。 结论:骨骼化游离乳内动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近中期效果满意。与带蒂游离乳内动脉相比,骨骼化组术中LIMA桥血流量更好,术后早期胸腔引流量也更少,但骨骼化组获取LIMA的时间略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