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39例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的疾病构成比和这些患者对急诊抢救室资源的利用情况.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院急诊抢救室的死亡病例,共339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诊断、在抢救室治疗时间、呼吸机使用与否及使用时间、是否行胸外按压等情况.结果:构成比由高到低的疾病依次为猝死(18%)、恶性肿瘤(16.2%)、急性脑出血(14.5%)、急性呼吸道感染(13.6%)、急性脑梗死(8.8%)、心血管病(7.7%)、外伤(5.6%)、上消化道出血(4.1%).患者在抢救室时间,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明显长于外伤、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猝死(P<0.05).恶性肿瘤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和实施胸外按压比例均明显低于猝死、外伤、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患者(P<0.01).结论: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以猝死、恶性肿瘤、急性脑出血、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脑梗死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ACPE)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常迅速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其病死率高达10%~20%[1].而急诊科无疑是ACPE抢救的第一站,对于大多数患者,传统的利尿、改善冠脉血流及强心治疗多能有效改善病情,但对部分难治性ACPE患者上述方法常常难以奏效.以往认为机械通气可能加重心脏负荷及氧耗量,故在心力衰竭时尽量不用.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的深入了解及对机械通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机械通气支持在重度左心衰竭治疗中的有益作用得到了进一步证实[2].  相似文献   
3.
对 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评价利喜定扩血管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30例患者中男 11例 ,女 19例 ;年龄 5 9~ 82岁 ,平均 6 9.7岁 ;冠心病 2 1例 ,风心病 2例 ,先心病 1例 ,高心病 2例 ,肺心病 4例 ;心功能为 NYHA 级 ;心衰反复发作且本次发作后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血压≥ 90 / 6 0 m m Hg(1mm Hg=0 .133k Pa)。1.2 治疗方法 :吸氧 ,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利喜定 2 0 0 mg用生理盐水 10 m l混合后用注射泵持续泵入 ,速度为 1.5~6 .0 m l/ h(10 0~ 4 0 0μg/ min) ,根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时下腔静脉管径及呼吸变异指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取8只幼年猪,颈内静脉推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100tμg/kg)制作脓毒症休克模型,出模后予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分别在动物模型制作前、休克时、液体复苏1h及6h时点超声探测下腔静脉最大径(IVCmax)、最小径(IVCmin)并计算呼吸变异指数(IVCrvi),同时记录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胸廓内血容量(ITBV)、全心舒张末容积(GEDV)、每搏输出量变异指数(SVV)和心脏指数(CI).采LSD-t检验比较液体复苏前后IVCmax、IVCmin、IVCrvi及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了解IVCmax、IVCmin及IVCrvi与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液体复苏1 h IVCmax、IVC min、GEDV、ITBV及CI均显著大于休克时(P<0.01),SVV及IVCrvi均显著小于休克时(P<0.01);液体复苏6 h IVCmax、IWCmin、GEDV、ITBV及CI均显著大于休克时(P<0.01)及液体复苏1h(P<0.01),SVV及IVCrvi均显著小于休克时(P<0.01)及液体复苏1 h(P<0.01).IVCmax与SVV有相关性(P =0.024),与GEDV、ITBV及CI无相关性;IVCmin与SVV、GEDV、ITBV及CI均有相关性(分别P=0.009、P=0.003、P=0.001和P=0.015);IVCrvi与SVV、GEDV、ITBV及CI均有相关性(分别P=0.007、P<0.01、P<0.01和P<0.01).结论 下腔静脉管径及呼吸变异指数与PiCC0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以为临床医师快速评估血容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64岁,因咳嗽、胸闷憋气1周,加重1d,于2011年10月15日入院.查体:端坐体位,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少量细湿罗音,心律齐,未及杂音,双下肢无可凹性浮肿;血液化验:丙氨酸转氨酶(ALT)2690 I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640 IU/L,总胆红素(TBIL) 20.9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11.10μmol/L,碱性磷酸酶(ALP) 108 I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24IU/L,肌酸激酶(CK)280 IU/L,血白蛋白(ALB)38 g/L,肌钙蛋白(cTnI) 10.80ng/ml,B型尿钠肽(BNP) >5000pg/ml,尿素氮(BUN) 12.03 mmol/L,血肌酐(Scr) 223.5μmol/L;凝血功能、肝炎系列、免疫系列及病毒系列检查均阴性.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51岁。因"皮肤色素沉着1年余,双下肢无力20余天,水肿10余天"入院。患者1年来出现皮肤色素沉着。20余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入院时已不能行走。10余天前出现周身水肿,曾于当地医院查甲状腺功能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多次查血沉正常;尿常规、肝肾功能、肌酶均正常。予优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cytokines,CK)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统称为免疫分子,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目前危重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CK的研究一直是认识其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内容.同时,CK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近年来关于脓毒症中CK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认为CK通过调控炎症免疫反应,影响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一旦炎症免疫反应失控,就成为脓毒性休克的启动因素[1].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脓毒症中CK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常人QT离散度测量的重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测量QT离散度的重复性和误差大小。方法:用50mm/s纸速12导同步心电图机和25mm/s纸速三导同步心电图机同时启示20例正常人的心电图,采用QTd,QTcd,QTad,JTd,JTcd,JTad六个指标进行QT离散度分析。结果:由50mm/s纸速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得的QT离散度,JT离散度的相对误差在两位测量者之间分别为12-13%与14-15%,在同一测量者两次之间的分别  相似文献   
9.
QT离散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T离散度(QTd,QTdispersion)又称QT间期离散度,是指QT间期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之间的差异程度,它反映了心室电活动复极过程在各个局部的不均一,可以用来评价心肌电活动状态和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自从Day[1]于1990年提出此概念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疑似NSTEMI患者118例,按发病后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后0-3h、3-6h内检测H—FABP,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进行对比,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FABP在发病0-3h内诊断NSTEMI的灵敏度为66.7%,高于cTnI及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为88.9%;准确性为78.4%。在发病3-6h内诊断NSTEMI的灵敏度为94.4%,高于cTnI及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3L(P〈0.05),特异性87.1%,准确性为91.0%。结论H—FABP是诊断早期(发病6h以内)NSTEMI的敏感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危险分层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