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安阳地区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6例,根据PLR预测患者5年后死亡的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LR组和低PL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随访结果,主要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再发心肌梗死、再发脑卒中和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ACCE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PLR预测患者5年后死亡的临界值为164,高PLR组94例,低PLR组122例。高PLR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和MACCE的发生率均高于低PLR组(?字2=4.744、4.484、4.476,均P<0.05);高PLR组5年存活率81.9%,明显低于低PLR组的96.7%(P<0.001);年龄(OR=2.312,95%CI:1.005~4.315)、左室射血分数(OR=1.217,95%CI:2.743~9.657)和PLR(OR=1.108,95%CI:1.638~6.256)为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PLR为患者发生全因死亡(OR=0.132,95%CI:0.045~2.143)、心源性死亡(OR=1.459,95%CI:0.725~3.632)和MACCE(OR=5.413,95%CI:2.205~8.314)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PLR影响患者的5年存活率且为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和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杏灵分散片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治疗的15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5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杏灵分散片,1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SAQ)量表评分,血清生化指标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识程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组SAQ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1、sCD40L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血清CGRP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杏灵分散片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有效较低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韩兆帅  文明洪 《心脏杂志》2017,29(6):672-675
目的 探讨比伐芦定对女性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71例女性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n=39)和比伐芦定组(n=32)。分别于PCI术前、用药后5 min、术后即刻、停药后0.5、1和2 h测定激活凝血时间(ACT)。用药前、用药结束后6、24和72 h分别测定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24 h测定血小板计数(PLT)。30 d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术后出血并发症以及支架血栓事件。结果 比伐芦定用药后5 min、术后即刻ACT值显著大于肝素组(P<0.01);停药后30 min和术前,两组患者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1 h、2 h ACT比伐芦定组小于普通肝素组(P<0.01)。两组术后凝血4项及PL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30 d,MACCE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 d出血总发生率及美国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 Ⅱ-Ⅴ型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对女性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抗凝治疗中起效更快,半衰期短,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lncRNA BRE-AS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表达和对缺氧/复氧(H/R)诱导心肌细胞AC16损伤的影响.方法 QPCR检测AMI患者血清和H/R处理12 h、24 h、48 h后AC16细胞中lncRNA BRE-AS1表达;将lncRNA BRE-AS1 siRNA和对照siRNA转染至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