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震  李远建  王野  孙荣国 《四川医学》2007,28(9):1010-1010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死亡的病因,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四川5市急救指挥中心调动,由46家医院参加的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肿瘤、高血压、冠心病分别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结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是防止猝死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2.
霍震  程智鹏 《四川医学》1998,19(3):209-210
缺血总负荷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关系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610041)霍震程智鹏肖黎心肌缺血是冠心病各型表现的基础。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和缺血后的不良变化是冠心病治疗的出发点和目的。心肌缺血的总程度与总时间乘积之和即“缺血总负荷”是影响冠心病预后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 (NO)是血管内皮释放的最主要的松弛因子 ,缺血预适应可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并对心肌具有显著保护作用。本文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对血清NO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5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 90例 ,均符合 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除外感染、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以入院前 1个月内反复 3次或 3次以上出现典型胸痛且有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的相应变化为依据 ,将 90例患者分为心绞痛组和无心绞痛组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 1。表 1 两…  相似文献   
4.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时辰规律,并且与血压晨峰现象有关。本研究观察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子痫前期患者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同孕周的妇女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子痫前期组,30例相同孕周的妇女为对照组,采用Beckman-Coulter 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表达情况.结果:子痫前期组CD34+/CD45+和CD62P+总数占外周有核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相同孕周的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内皮祖细胞数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晨峰现象。方法将24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126例)和对照组(年龄<60岁, 120例),对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血压晨峰现象比较。结果老年组中,血压晨峰>35 mm Hg(1 mm Hg=0.133 kPa)的发生率为68.3%(86例),显著高于血压晨峰<35 mm Hg的31.7%(40例)(P<0.05);对照组中,血压晨峰>35 mm Hg的发生率为30.0%(36例),显著低于血压晨峰<35 mm Hg的70.0%(84例);且老年组血压晨峰>35 mm Hg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现象突出,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是心脑血管病变的易损人群。控制血压晨峰现象已成为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7.
刘素琼  霍震  杜月君  唐璐 《四川医学》2009,30(8):1188-1189
目的 探计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15例重度子癫前期患者为子癫前期组,15例轻度子癫前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Beckman-Coulter 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表达情况.结果 子癫前期组CD+34/CD+45和CD62P+总数占外周血中有核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程度的子癫前期可能与内皮祖细胞数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相关效果。方法以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5月,以区组随机化法分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治疗中,配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治疗中,则配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7岁,因左眼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3 d来我院就诊.诊断:左眼虹膜炎.给予左眼半球后注射2%利多卡因0.3 ml、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 mg抗炎治疗,及口服药、点眼药抗炎、减轻症状治疗.左眼半球后注射2 h后,患者主诉全身刺痒,左眼结膜充血加重,面部、颈部、胸部及四肢出现散在小米粒的皮丘疹,色淡红,压之不褪色.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脏疾患,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约40%的患者因严重心律失常而猝死。近年来,已用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来测定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预测猝死正在受到重视,本研究对7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d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70例DCM患者中男54例,女16例,男∶女=3∶1,年龄27~83岁,平均年龄为59.6岁。临床诊断符合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①体检、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脏扩大。②病史和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