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SMILE Xtra)对角膜光密度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济南明水眼科医院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患者78例,纳入右眼数据(78眼)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MILE Xtra组和SMILE组,其中SMILE Xtra组39例(39眼),SMILE组39例(39眼),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角膜光密度值进行随访。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光密度值,根据软件分析,以角膜顶点为中心,获取0~2 mm、2~6 mm及6~10 mm直径范围角膜光密度平均值,同时获取角膜前120 μm、中间基质层及后60 μm的光密度平均值。 结果 SMILE Xtra组和SMILE组在术后3个月时78眼(100%)UCVA均达到术前预期矫正视力。SMILE Xtra组术后整体角膜及角膜0~2 mm、2~6 mm直径范围的光密度值均较手术前显著增高,且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逐层分析显示术后前120 μm的数值均显著高于中部及后部角膜。SMILE组术后角膜各个直径范围的光密度值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部角膜组织及后60 μm的光密度值在手术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LE Xtra组手术后3个月角膜光密度在0~2 mm、3~6 mm、7~10 mm和前120 μm的数值均高于SMI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光密度值的变化量与等效球镜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及角膜上皮厚度变化量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542, P=0.01)。 结论 SMILE Xtra组术后早期角膜光密度增加,透明度下降,但只在手术操作区域内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益生菌制剂防止对抗生素诱发的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本科室因新生儿呼吸道、肺部、脐带感染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5例作为治疗组,6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三联双歧杆菌胶囊.比较两组腹泻治愈时间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腹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可降低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近视及散光最安全、精确、效果最好的方法.但仍有少数患者术后出现欠矫或者屈光回退,需要二次手术.有关二次手术的报道较多,以往有报道采用掀瓣行二次手术[1-2],可能增加上皮植入的风险,部分患者在已经掀瓣后因原角膜基质床的厚度不足而失去二次手术的机会;也有报道采用其他术式行二次手术[3-4],可能增加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忠者,男,22岁,因在外院行双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术后3年视力明显下降,于2010年5月21日至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眼科就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近视眼角膜不同区域的上皮厚度分布特点及其与角膜生物力学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98例(198眼),年龄18~41岁,等效球镜度-0.75~-10.38 D,将右眼数据纳入分析。应用RTVue眼前节OCT测量角膜中央0~2 mm直径区域平均上皮厚度,周边>2~5 mm及>5~6 mm 2个区域角膜上方、颞上方、颞侧、颞下方、下方、鼻下方、鼻侧、鼻上方等象限的上皮厚度。将角膜中央上皮按照厚度不同分为3组,应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分析其与上皮厚度的关系。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角膜0~2 mm,>2~5 mm,>5~6 mm区域上皮厚度分别为54.0(52.0~56.0)μm,54.1(52.6~56.4)μm,53.8(52.2~55.8)μm,区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860,P>0.05)。角膜8个象限之间的上皮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 mm=279.482,P<0.01;Z>5-6 mm=210.442,P<0.01),其中,上方(颞上方、上方、鼻上方)的上皮厚度明显比下方(颞下方、下方、鼻下方)薄(Z>2-5 mm=-5.243,P<0.01,Z>5-6 mm=-8.101,P<0.01),鼻侧与颞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5 mm=-0.481,P>0.05,Z>5-6 mm=-0.381,P>0.05)。随着角膜上皮厚度的增加,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会相应地增强;不同角膜中央上皮厚度组间CH与CR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Z=8.945,P<0.05;CRF:Z=9.225,P<0.05)。角膜中央上皮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角膜上皮厚度越薄(r=-0.185,P<0.01);与屈光度不相关(r=-0.092,P>0.05)。结论近视眼角膜上皮呈非均匀分布,除上方较下方偏薄外,各象限也存在厚度差异;角膜上皮对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角膜上皮越厚,相应的生物力学性能越强。  相似文献   
6.
侯杰  雷玉琳  张颖  马志兴  张静 《眼科新进展》2019,(12):1178-1181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02 例,均纳入右眼进行分析。其中SMILE组62例62眼,TransPRK组40例40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变化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SMILE组及TransPRK组术前功能性光学区分别为(7.18±1.00)mm和(7.33±0.81)mm,术后3个月两组分别为(6.00±0.78)mm及(5.77±0.82)mm,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均为P=0.000),其中SMILE组较术前缩小(1.18±1.00)mm,TransPRK组缩小(1.56±1.02)mm。SMILE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较TransPRK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两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缩小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为P<0.05),与角膜曲率变化量、球差变化量及Q值变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1)。结论 SMILE与TransPRK术后功能性光学区均显著缩小,在相同手术光学区设计的情况下,SMILE较TransPRK术后获得了更大的功能性光学区。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3岁.于2012年10月10日来我院就诊,主诉右眼异物感、疼痛20余天,视物不见1周.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指数/眼前,左眼:0.6,右眼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偏颞侧见网形灰白色浸润,直径约4 mm,达基质深层,后弹力层皱折,灰白色尘状KP,前房积脓约3 mm,荧光素染色(+),面积约4 mm,晶状体未见混浊,眼底模糊可见视盘血管,B超未见异常;前节OCT示弥漫性角膜水肿,测中央角膜厚度648 μm,溃疡直径约3.8 mm,炎症侵犯深度达角膜厚度2/3,角膜内皮面粗糙,KP附着;角膜刮片查菌丝及细菌、真菌培养,刮片见少量革兰阳性球菌,未见到真菌菌丝及阿米巴包囊,培养无细菌、真菌生长,未行棘阿米巴培养;共聚焦显微镜未见到菌丝,报告疑似阿米巴包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病情程度的关系,为NIP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年8月—2021年12月收治的NIP 患儿120例,按病情程度分为轻症NIP组72例和重症NIP组48例,以40例同期健康体检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对象外周静脉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IL-6和PCT水平,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NIP的独立相关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25-(OH)D、IL-6和PCT对重症NIP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症NIP组和重症NIP组25-(OH)D水平明显降低,IL-6和PCT水平明显升高,25-(OH)D缺乏率明显升高,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480,43.803,30.838,38.406,P<0.05);与轻症NIP组比较,重症NIP组25-(OH)D水平明显降低,IL-6和PCT水平明显升高,25-(OH)D缺乏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2,8.437,5.771,54.218,P<0.05)。Logistic回归提示,25-(OH)D水平(OR=0.758,95% CI:0.609~0.944)是重症NIP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而IL-6(OR=3.442,95% CI:1.612~7.349)和PCT(OR=4.297,95% CI:2.106~8.771)是重症NI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25-(OH)D、IL-6及PCT三者联合评估重症NIP的AUC为0.850(95% CI:0.778~0.907),分别大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患儿血清25-(OH)D、IL-6及PCT水平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重症NIP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圆锥角膜是一种慢性非炎症性的角膜疾病,以角膜基质变薄、局部扩张呈锥形突出为特征,常造成不可逆的不规则散光和不同程度矫正视力下降。随着飞秒激光屈光手术的兴起,角膜透镜作为一种良好的生物学材料被发现。角膜透镜植入角膜可增加角膜厚度,延缓圆锥角膜病程进展以便于下一步的治疗。目前,从近视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中获得的凸透镜和从远视SMILE手术中获得的凹透镜,以及从供体中取得的平行透镜均可作为透镜材料在飞秒激光的辅助下植入角膜。本文将对上述3种透镜材料植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总结和讨论,为圆锥角膜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切削模式对中高度近视患者角膜不同区域切削深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65例(108只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手术,其中A组39例(59只眼)使用Visx Star S4的普通切削模式,B组30例(49只眼)使用Zeiss Mel 80的Topography 切削模式.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1个月采用眼前节OCT对角膜不同区域的角膜厚度进行测量,以手术前后厚度差值作为实际切削深度.结果 手术后A、B两组角膜中央区域实际切削深度均较术前预计值增加,两组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w=-0.355,R1w=0.723;t1m=-1.306,P1m=0.303).术后1周角膜5~6 mm区域,B组的平均切削深度略高于A组(t=-3.974,P=0.000).角膜上方、颞上方以及鼻上方三个扇形区域总的平均切削深度明显高于颞下方、下方、鼻下方的总平均切削深度(A组:t2-5mm=3.883,P2-5mm=0.000;t5-6mm=2.898,P5-6mm=0.005.B组:t2-5mm=5.168,P2-5mm=0.000;t5-6mm=3.516,P5-6mm=0.001).颞侧的切削深度明显高于鼻侧(A组:t2-5mm=23.456,P2-5mm=0.000;t5-6mm=22.163,P5-6mm=0.000.B组:t2-5mm=13.326,P2-5mm=-0.000;t5-6mm=25.397,P5-6mm=0.000).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不同切削模式对角膜非中央区域的组织切削深度有所不同,同一切削模式对角膜不同区域的切削深度也不同,对患者实施手术时,需要对各种影响切削深度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